花卉園藝與體育,好像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碼事,若是經過悉心栽培,同樣可以繽紛出彩。事業有成的花卉園藝商周琳,幼居新界、成長於新界,基於生計無法參與自己熱愛的體育活動,但她不忘初心,2016年底,以自己積蓄成立繽紛體育基金,反應理想。她希望以有限資源,不高的門檻,靈活的審批,資助不同社群能夠參與更多體育活動,尤其是培育校園具潜質的學生,希望協助其成為未來香港運動員代表。香港商報記者余江強
花墟道置9地舖傲視同行
繽紛園藝公司執行董事周琳出生於福建廈門。她自小喜歡體育,尤愛羽毛球。父親周才喜是廈門大學生物系畢業生,曾倡議創辦廈門華僑植物引種試驗場,相當成功。1975年11歲的周琳和哥哥跟隨父母移居香港,周父初做工人,后到新界元朗鳳池村務農,養豬、養鴿、種草菇,一家四口就寄居在豬場的板間房。周才喜很有生意頭腦,看到種花比種菜價值高。1977年在農場搭建一間花房,改種花卉并用單車拉到市中心販賣。1979年經營繽紛園藝公司,翌年在安寧路開設首間花店。周琳在元朗信義中學讀書,課餘便協助打理花店。哥哥則把植物送出花墟批發銷售。「繽紛」的名字是周琳起的,代表花卉的顏色七彩繽紛。
1982年,周父看中九龍花墟道地舖,開了這條街首家花店,2年后業主加租,繽紛決定自置物業,1984年購入第一間店舖,位於花墟道28號。該處毗鄰花墟公園的天光墟,買鮮花后便開貨車到處兜售,又由於距離啟德機場不遠,方便入口外國鮮花,開展批發生意。花墟道花店漸漸成行成市,周父懂得租舖不如買舖,咬緊牙關置業,周轉不來就借錢,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繽紛」迄今在花墟道店舖有九間專門店,類別分為洋蘭、庭園、清泉、栽種、鮮花、禮花、盆栽、婚禮、花藝裝飾等,傲視同行。
毅然報讀教練學位課程
周父常懷報國心,八十年代率先進軍內地多個城市投資園藝生產場,帶頭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他是香港第一人為昆明引進外國名花種植。
可惜,周父不幸在一次到天津公干,遇上交通意外去世,周琳和兄長承繼父親的生意。周琳對體育的熱愛,初心不改。2009年,她決定把工作放下,報讀港大的「運動教練和表現」的學位課程,雖然放下書包20多年,但她克服了英文程度不高的困難,在實習及擔任體育活動義工期間,嘗試統籌長跑比賽、龍舟比賽,看到有機構和運動員需要資助,教練想安排其出外訓練往往受資源限制,申請某些體育資助手續多門檻高,由此萌生設立體育基金會的念頭。
迄今已資助逾13體育項目
2017年1月,她以自己的積蓄正式成立繽紛體育基金,提供資助,推動體育運動發展,并能惠及貧困弱勢社群。「我曾用個人名義捐款,但發現這種一次性的資助較難發揮效益,同時受眾較少,故考慮不如自己成立基金會,把門檻降低,自己親自審核,既可以擴大資助層面,又能身體力行投身體育推廣及發展工作。」
繽紛體育基金迄今已資助了超過13個項目,包括香港排球青年隊到昆明參加兩岸四地排球賽、力行社的長跑比賽(與愛同跑)、龍的傳人龍舟隊的訓練和比賽推廣、香港盲人體育總會參加香港傷健共融高球賽及該會視障運動員到台中參加馬拉松比賽等。
重視投放資源予年輕人
周琳認為青少年德智體平衡發展是非常重要、而中學是關鍵年齡階段。因此在成立基金會之后,她很重視投放資源在年輕人身上,故在9月1日推出「校園體育展繽紛資助計劃」。她說現時香港的社會體系,對部分有天賦但經濟困難的業餘學生運動幫助太少,希望能透過繽紛基金會的資助,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及目標。
「校園體育展繽紛資助計劃」成立的目的:培養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并持續參與學習及鍛煉;獎勵體育運動表現出色的學生;發掘及資助有運動潜質的學生作進一步的訓練。資助類別包括:體育訓練及比賽開支,運動員獎學金,訓練、比賽及器材開支。
助發展地區體育活動
除了資助學生,周琳還幫助發展不同機構及地區體育活動。她說:「我希望可以幫助更多有心及用心發展和推廣體育的人,基金的特色是申請簡單方便,批准靈活快捷,同時也對受助活動提供貼切的支援。」她在公司總部預留了地方開展與體育有關事務,期望未來可聯合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籌款、經營及不斷發展基金會,將受助層面拓展到更廣闊的社區,惠及不同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