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如何更好保護英烈?
2017年 12月 25日 00:39    香港商报
 

    如何更好保護英烈?

    作者:流深

    22日,《英雄烈士保護法》草案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首次審議,引發廣泛關注。該草案對英雄烈士的歷史功勋和名譽榮譽保護等作出了明確規定,明確了侮辱誹謗英雄烈士構成犯罪的將追究刑事責任。

    懲治抹黑英烈亂象

    可以看出,此項立法主要針對的,正是過去一段時間以來針對英雄烈士事蹟的各種歪曲、醜化、否定和調侃等言行。其中不少言行還直接導致一些網絡大V與英雄烈士后代對簿公堂,多次引發輿論熱議。雖然不少官司最終都以英雄烈士后代的勝利告終,但費時費力的流程、不菲的花費和各種刺耳的流言,都令不少英雄烈士的親友后代感到心寒。此項法律一旦通過,不僅上述言行可以得到有效遏制,官方和相關機構亦有權利介入,進行各種形式的管理和干預,相信無論對於弘揚英雄烈士的可貴精神,還是保護英雄烈士及其后代名譽來說,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有人覺得,這樣的立法會影響言論自由,亦會壓縮學術探討的空間,因此不贊成立法。顯然,這樣的觀點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因為這些英雄、烈士、偉人的事蹟所代表的,不僅僅是片段式的考慮和歷史事實,更重要的則是他們的言行所代表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傳承。回顧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正是因為有無數的偉人、英雄、傳奇的故事代代相傳,中華民族才有了獨特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正如魯迅先生所講:「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輝,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頌揚英烈不妨更接地氣

    雖然細究起來,這些故事之中也有不少細節存疑,可信度稍欠,但從學術研究的角度,絕對是有空間繼續探討。對全社會而言,若因為這些微小細節和學術爭議,而將整個民族的精神圖騰予以否認,則無异於自毀長城,得不償失。長此以往,整個民族的精神屬性必定會逐漸崩塌。縱觀世界各國,無論是美國的開國先賢,法國的拿破侖與聖女貞德,俄羅斯的彼得大帝等歷史英雄,雖然也都不時受到不同史觀的挑戰,但總體而言,他們對於各個國家的民族象徵作用,仍是不可取代的。可以說,只要民族國家仍是世界的主流,偉人英雄的故事形象就會繼續存在下去。

    除了立法的「硬手段」,要想更好的保護英雄烈士,還需要更加深入人心的「軟操作」。回看過去一段時間有關英雄烈士的爭議,為何會多次引發軒然大波?正是因為這些英雄烈士的「老形象」難以對接上「新時代」。傳統上,很多人都習慣於對英雄烈士「高大全」式的宣傳,亦對這種「高大全」式的形象深信不疑。但隨著解構主義等后現代思潮的進入,以及互聯網和教育普及為普通民眾帶來的信息素養的提升,傳統上對偉人、英雄、烈士等「高大全」式的宣傳描述不僅很難對普通民眾有吸引力,反而可能因為其中的不嚴謹、不嚴密之處而招致反效果——近期,山東某地教育局大力宣傳某14歲「神童」簽約「麻省理工大學」消息,引發網友質疑的案例,其實就是這種宣傳「老套路」跟不上「新時代」的明證。

    正所謂「捧得越高,摔得越慘」。在近期熱議的影片《芳華》中,「學雷鋒標兵」劉峰在長期「高大全」的宣傳之下,不僅他的善良被別人理所當然的利用,連正常的感情也都無法擁有,后來更是在一場誤會后形象迅速崩塌。劉峰的悲劇,無疑與這種僵化的宣傳套路有密切關系。其實,其他國家一些宣傳套路值得借鑒,沒有過分生硬的拔高,而是將其還原成為一個真實的人。這樣的英雄不僅更加可信,而且更能顯示人性升華的可能和價值。這樣,難道不是對英雄烈士們更好的保護嗎? 

 
(來源: 香港商報) 編輯: 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