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花都智能機器人一鳴驚人
2017年 12月 26日 23:44    香港商报
 

    花都智能機器人一鳴驚人

    在2017年8月上旬舉行的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東·廣州賽區)暨第二屆羊城「科創盃」創新創業大賽先進制造及人工智能行業決賽上,來自花都的一家參賽企業一鳴驚人。

    這家名叫廣州普華靈動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的企業獲得評委們的高度肯定,以初賽、復賽、決賽均第一的成績成功晉級全國決賽。而該企業參賽項目——「地鐵施工作業機器人」,更是被評委們高度評價為「地鐵施工的工程重器」。在廣州花都區,像這樣以智能制造為研發核心的企業開始越來越多,并已初具規模。

    香港商報記者賴小青李苑立通訊員張金榮

    勇闖智能機器人新天地廣州普華靈動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於2011年開始輪式移動機器人的研發工作。公司負責人劉家昶向記者回憶,當年哈工大的研究生同學來南方找課題。大家覺得智能機器人挺有意思,於是把這作為一個課題開始研究。劉家昶出錢資助。這個課題做了兩年之后做成了產品,給當時北汽福田在南海的工廠拿去試用。不曾想到,這成就了日后的「普華靈動機器人」。

    試過產品的北汽福田覺得還不錯,便給項目這個課題小組做。劉家昶和夥伴們在2012年底開始了花都創業生涯,正式進入機器人這個行業。通過五年的技術產品積澱和市場開拓,如今公司開發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輪式移動機器人產品。目前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全向移動平台、AGV及智能配送系統、全向移動式六軸UMR機器人、無人駕駛叉車、巡檢機器人、商用服務機器人等。這些產品的技術、品質已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標準。公司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獲得24項專利,AGV產品成為行業十大創新產品。產品廣泛應用於工業生產、軌道交通、物流倉儲、商業服務等領域。智能機器人逐步打開多個市場這幾年,隨著輪式移動機器人得到大力推廣應用,公司發展迅速,銷售額從三百多萬增長到兩千萬,僅僅用了三年時間。按照目前的銷售形勢,2017年銷售額預計達到三千萬到四千萬。目前公司已簽約主辦券商,新三板挂牌工作也在進行中。

    商用服務機器人產品走出國門。2015年,花都一家湖南餐廳首次引入了機器人在店里參與工作。機器人就會根據各座位編號,準確無誤地把飯菜送往各個餐桌。機器人用於餐飲配送,極大為餐飲企業節約了人力成本,同時也提升食客的用餐體驗,受到用戶的歡迎。引入機器人雖然一次性投入比較大,但是從長遠看能夠降低人工成本,增加效益。餐飲企業界逐步接受了這一產品。

    同年,劉家昶將一款「收碗碟機器人」產品賣到新加坡,成為廣州市第一家將機器人產品輸出國門的企業。此后又在新加坡投放了60多台這樣的產品。在去年中央電視台二套《中國大能手》欄目,「普華靈動機器人」亦亮相其中,成為比賽專用設備,吸引了國內外眾多關注目光。「地鐵施工作業機器人」填補國內空白。該機器人是廣州普華靈動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又一重磅創新產品。這產品獲得了四項專利,是國內首個研發投放到地鐵施工方面的項目。該產品針對地鐵軌道交通智能化施工作業設計,糅合現有的智能移動RGV、BIM、六軸機器人等先進技術。對於目前五大類專業的施工,能在現有施工效益的基礎上提高40倍的工效。從而減輕施工成本金和勞動強度,同時提高施工強度與一致性,為城市的建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東·廣州賽區)暨第二屆羊城「科創盃」創新創業大賽先進制造及人工智能行業決賽上,該項目獲得了科創委及行業專家、投資機構等各界高度關注,評委們認為,這是「地鐵施工的工程重器」。該產品已獲得中鐵十二局的訂單,目前在生產中,預計今年10月份投入使用。機器人進入黃金發展期對於在比賽中產品能脫穎而出,劉家昶用「感到有點小驕傲」來形容自己的心情。劉家昶認為,隨著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的逐步推進,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裝備需求也迎來爆發期。另一方面,人口紅利的消退以及「中國制造2025」的實施,機器人產業將迎來迅速增長的「黃金十年」。

    為了抓住難得的機遇期,劉家昶透露,從2013年開始不斷打磨產品、技術和團隊,現在已經聚集了40多位各種專業工程技術的年輕人。不管研發還是市場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劉家昶表示,2017年開始利用地鐵智能化施工的契機,在做好工業生產領域的基礎上,把業務聚焦到軌道交通方面。除了地鐵施工機器人,已啟動鐵道車輛底部的智能檢測機器人項目。隨著這兩項產品的投向市場,把企業從單純的工業生產領域輻射延伸到軌道交通領域去。「對我們企業而言,這將是一個跨越式發展,我們滿懷信心往前行,『億元業績,千萬稅收』這個目標,相信不難實現。」劉家昶信心滿滿。

    在他看來,機器人黃金發展時期顯然已經來臨。「這個時代需要機器人與人類協同工作、面對更多复雜的環境,機器人成為真誠、可靠、得力的幫手,運用好機器人、把機器人功能發揮到各個領域,必然是一個趨勢。」劉家昶認為,機器人并不是來「搶飯碗」而是來「幫忙」的。智能制造與機器人是多種技術的交叉融合,自身發展就離不開大量專業技術人員。而機器人的出現,不過是促使勞動力放到更加適合的工作崗位上。未來,機器人還有更多潜力和價值等待人類去挖掘,而人與機器的良好協作必將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來源: 香港商報) 編輯: 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