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欣然趣自得 其樂勝書畫
2017年 12月 30日 21:59    香港商报
 

     欣然趣自得 其樂勝書畫    ——香港字畫裝裱技藝

     昔日,字畫曾經是慶賀新店開張的重要禮品,其副產品——「字畫裝裱」也隨之興起。本地「字畫裝裱」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是立軸,一是壓鏡。前者以木軸、綾絹裝裱成直幅畫卷形式,方便懸掛展覽;後者則鑲進玻璃畫框內,方便長期收藏。可是,隨着送贈字畫習慣的改變,字畫裝裱技藝也面臨失傳的命運。

    源於兩晉 盛於唐朝

    字畫裝裱技藝的起源,坊間有不同的說法。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必先有紙,方有裝裱。故此,最早不可能早於漢代。而紙張雖然成於漢代,但實際流行,應該是晉之世。(據《太平御覽‧文部二十一‧紙》引桓玄所言:「古無紙,故用簡……,今諸用簡者,皆以黃紙代之」,故推論東晉時期方開始流行用紙。)

    然而,紙張零散,不便閱讀,所以後來發明了「卷軸裝」。這是始於帛書的裝裱方式,是由卷、軸、飄、帶四部分組成的;做法是依次把一張張寫有文字的紙,黏連在由紙與綾絹做成的長卷上,並在卷首尾繫以漆木軸(貴重的書會改用琉璃軸)。閱讀時,將長卷打開,隨閱讀進度逐漸舒展。閱畢,將書卷隨軸捲起,用卷首絲帶綑縛,置之於書架上。

    這方法在唐代十分流行。當時,著名書畫家張彥遠撰寫了《歷代名畫記》,詳細論述「製糊、補心、去污、裝軸」之法,內容精闢實用,而該技法更成為了今日裝裱技藝的重要基礎。到了北宋,由於宋徽宗本身就是希世的書畫家,所以裝裱技藝有了長足的發展,而舉世知名的「宣和裱」技法就是這時候發明的。

    鼎故革新 化繁為簡

    今日,除了小學的「習字」課外,大部分人都不會提起毛筆寫字,書法更是塵封日久。「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裝裱技藝在香港也隨之式微。

    楊祐添,號天月樓主,自幼師從劉國錢學字,是香港土生土長的書法家、篆刻家與裝裱師。昔年,楊祐添曾任職中學生物科老師。退休後,專心發展個人興趣,鑽研書法、篆刻,以及裝裱。

    「我是香港為數不多的裝裱師」——楊祐添指出兼善書法、篆刻與裝裱的人並不多,而他則能「一條龍」地從「寫」到「印」,再到「裱」都做得好。而且他能立足古法,化陳出新。

    「我是自學而成」——楊祐添不曾拜師學藝,這一切都是來自一次機緣巧合。因為送贈朋友的需要,他自學了「字畫裝裱工藝」。開始時,只是玩票性質,怎知學成以後,他竟「泥足深陷」,愛不釋手,反覆思考改良之法。

    「我改良了古法,設計了一些新工具」——楊祐添並不泥於古法,喜歡動腦筋去改良。他把固定的「裱案」改為活動的防火膠板,大大減少「起紙」時的失手機率。同時,有鑑於棕色的「甩毛」問題,他放棄了傳統「棕刷」,改用更柔軟的油漆工用「油掃」。

    楊祐添其實也是木工師傅、健身教練、麵包烘焙師,絕對是多才多藝。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理通,百理明」,也看到其對知識的渴求。

    註:「字畫裝裱技藝」屬於《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第5.52項,是「一種延續、展示和修復字畫的傳統方法。製法是將字畫固定於卷軸、壓鏡等不同形式的展示平面上。工序包括黏合劑製作、裱背和除霉。」

     作者簡介

    葉德平博士、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香港作家聯會會員、「歌唱夕陽天:序曲——圍名歌推廣先導計劃」研究計劃主辦人(由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資助)、坑口區鄉事委員會六十周年特刊主編。著作包括《戰鬥在香港——抗日老兵的口述故事》、《圍城苦戰——保衛香港十八天》、《古樹發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非遺》等。

 
(來源: 香港商報) 編輯: 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