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雜多變的2017年過去了,更加動蕩的2018年即將到來。最突出的標誌是,特朗普政府采取兩個邊緣政策,在中東,強力支持以色列,準備對伊朗動武;在朝鮮半島,不斷進行軍事演習,威脅要對朝鮮進行斬首行動,把大量新式的武器出售給予日本和韓國,擺出不惜一戰的姿態。
2017年的最后3個月,特朗普政府出現了大規模的人事變動,美國軍方的鷹派人物逐步進入了政府和白宮的重要崗位,不惜一戰的力量抬頭了。許多人都會說,戰爭未必打得起來。但戰爭邊緣政策肯定會使得亞洲的局勢變得非常緊張,美國的投資銀行財團和基金,早已得到風氣之先,會在世界的股票市場先作部署,利用戰爭邊緣政策,大進大出,低買高賣,制造股市大起大落,從中獲得200億美元計算的利潤,實力較差的國家的外匯儲備,中小戶的投資者將會被美國榨取巨大的財富。這正是戰爭政策的一個重要目的。
邊緣政策導致局勢緊張
前一個階段,特朗普扮演了主戰的角色,美國國務卿蒂勒森扮演了主和角色,而且不斷放出了特朗普要炒蒂勒森魷魚的傳說,最后都沒有下文。到了最近,蒂勒森也轉調了:「美國準備了多種軍事行動方案,以應對外交努力的失敗」。美國還不斷放出一個輿論:如果朝鮮發生政權垮台或巨大動亂,美方將派軍進入朝鮮,在確認核武安全后撤離回38線以南。美國有沒有信用,明眼人都很清楚。特朗普的施政風格,就是不講信用,不斷地撕毀國際條約和協議--中程導彈條約、巴黎氣候條約、與伊朗核條約、TPP自由貿易區條約,通通都撕毀了。美國的理由非常簡單,有關的條約不符合美國的利益。現在特朗普的政策是損人利己,制造局勢緊張,大力出售美國軍火,要求盟國平衡貿易逆差。
目前,中國和俄羅斯對於美國的任何戰爭行為,都是采取堅定的反對和反制的立場。特別是美國的薩德反導彈系統,影響地區的安全,中國和俄羅斯曾經作了演習,都在提醒美國:「絕不允許美國在朝鮮半島動武,絕不允許生戰生亂」。正因為如此,美國一邊做好了打的準備,一邊又宣稱可以和朝鮮進行談判,起碼制造一種國際印象,如果將來有和平談判,都是在美國的戰爭政策下壓迫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