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九州評彈

2017年你焦慮了沒?
2018年 01月 01日 00:00    香港商报
 

    2017年過去了,你焦慮了沒?

    時代焦慮身不由己

    回顧這一年,有關「焦慮」的新聞數不勝數:中年人因為保溫杯和「油膩」而陷入了中年危機;年輕人因為「第一批90后已經禿了」、「佛系」而成為「喪文化」的代言人;中產階級因為霧霾、虐童、學區房的新聞,一次又一次地心驚肉跳;富人們則因為吳小暉「失聯」、王健林「拋售」、賈躍亭「回國」而親嘗了資本市場的世態炎涼;孫政才、王三運、魯煒等曾經的政壇明星,在轉眼間迅速隕落,驗證了「高處不勝寒」的古諺;「翟欣欣騙婚案」、「江歌案」點燃了國人的道德焦慮;更多的人則因為「低端人口」、「假裝生活在北京」而陷入無語和迷茫。橫跨任何階級和年齡,2017年的焦慮,總有一款適合您。

    或許,身處這個時代,焦慮只是身不由己:資本的敏銳嗅覺,極速地捧紅了一些產業,也令一些曾經火熱的產業迅速降溫;技術的快速疊代,引領一代又一代新產品的誕生,也讓我們的工作不斷被機器所代替;人工智能的興起,則昭示了人類智慧的獨特性不復存在,更預示了我們一無所用的未來。「快」字成了生活的主題,「變」字成了生存的必須,「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烟消雲散了」,馬克思曾經的斷言,變本加厲地重現在當今這個時代。

    2018年焦慮仍難揮去

    身處壓力山大的焦慮之中,我們還遭遇著越來越多真假難辨的「煽動焦慮」和「販賣焦慮」:「知識焦慮」迅速養肥了知識付費產業;「財務焦慮」壯大了地產商、互聯網金融和比特幣;教育產業藉助「階級焦慮」趁火打劫,大撈一筆;自媒體和營銷號藉助「炒作焦慮」來換取流量和關注,轉化成廣告和現金。面對一眾放大焦慮的資本聯盟,江河日下的傳統媒體卻無力挺直腰桿,任由資本的力量在自己的陣地上肆意撒野。「謊言重复三次便成了真理」,假焦慮炒作了五遍也能變成真焦慮,如我們一樣的普通人,誰能真正逃離?

    畢竟,「一切皆有可能」的時代,并不意味著我們只會變得更好,卻同樣也意味著我們的任何一種錯誤選擇,都可能導向萬劫不復的結局。因此,變化的時代,必然產生人人自危的「不確定感」對生存環境的不確定、對市場變化的不確定、對政策走向的不確定。而這樣的「不確定感」,最終又會詭异地轉化為「確定感」對階級固化難以翻身的確定,對人生必然走向頹然的確定,對奮斗價值不再有效的確定。對此,人們或者主動選擇「逃離北上廣」、「移民」;或者選擇「以不變應萬變」,走向「養生」與「佛系」的懷抱。但背后不變的,則是不斷爆棚的焦慮感。

    告別2017年,已被焦慮多次洗禮的國人,會在2018年,迎來不再焦慮的一年嗎?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