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ofo殺到香港
2018年 01月 12日 01:09    香港商报
 

    ofo殺到香港

    過江龍低價搶灘 掀共享單車價格戰

    去年12月阿里巴巴有份投資的ofo共享單車殺入香港,以屯門作為首個進駐點。比起其他共享單車品牌,ofo的費用以及押金都便宜很多,這意味ofo背後需要更多資本支撐。然而,香港地少人多,又缺乏專業的單車用道,很多共享單車只能局限在新界地區使用。在共享單車行業的「洗牌」下,共享單車企業又將如何抉擇?

    香港商報記者 李映萱

    香港雖然地盤小,但據媒體統計也有約10間共享單車公司。在價格上,ofo宣稱,每半小時收費僅需3元,在推廣期間按金只需要99元。毋庸置疑,這個費用可以擊敗很多競爭對手。例如﹕為市民熟知的Gobee.bike及oBike每半小時需要5元及6元,比ofo的費用貴了約一半。按金方面,Gobee.bike需要399元,相當於ofo推廣期99元按金的4倍。

    港經營環境局限

    ofo的「跑馬圈地」、「價格戰術」是典型的互聯網企業慣用招數,大致路線都是先以低價賺取關注度,攻佔完市場之後才慢慢獲取利潤,此種「價格戰術」成功的關鍵在於市場是否有潛力。

    然而,對於共享單車而言,市場主流意見認為目前香港的營商環境並不理想,原因主要有三條,首先,本港公共交通網絡發達,對於單車的配套設施不足,很多地方都缺乏單車專用車道,管理有限,能投放共享單車的地區有限。

    其次,香港很多馬路都比較狹窄,而且山多平地少,不適宜單車同行。最後,是人的習慣問題。內地很多人從學生時代就習慣騎單車上下學,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單車也成為了一種極為普遍的交通工具。在香港,由於公共交通過於發達,很多人都沒有使用單車的習慣。

    香港對於共享單車的意見參差不齊,來港大展拳腳的過江龍也知道香港市場的這些「弊端」,但為何「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內地市場飽和

    去年11月,內地消費者口中有「最好騎」口碑的小藍車竟然倒閉,原因是融資失敗。這一事件,在共享單車行業引發了震動。如今,內地共享單車行業競爭激烈,「大玩家」一度減少車費,使得原本看似健康的商業模式被不斷侵蝕,也逼迫一些「二三線玩家」離場。

    另一邊廂,不少內地城市面臨單車過剩的困境,共享單車過多,亂停車的行為屢禁不止,不少地方政府已經出台政策對之進行監管。早於去年5月,交通部發布《關於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北京城也規定,禁止投放新的單車,車輛不得設置商業廣告。

    在行業進行洗牌的環境下,一方面,用戶的需求已經不僅僅局限在比較押金與收費高低的層面,而是需要更多的服務,所以商家要不斷開發新的服務模式。另一方面,由於內地市場趨近飽和,所以商家更重要的是要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港市場成試金石

    去年,誕生於香港的無樁共享單車平台Gobee.bike宣布獲得900萬美元A輪融資,並且公司打算用這筆資金進行海外擴張。香港市場較小,不是所有的區域都可以投放共享單車,Gobee.bike能成功獲得投資,讓很多人始料不及。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投放一部分資源到香港,從某種程度上說對企業的「門面」是有好處。再者,香港也是很多中資企業「走出去」的跳板,在內地競爭日益白熱化的今天,共享單車公司都在快速搶佔國外市場,而早於去年2月,ofo就開始開拓新加坡市場。不到一年,ofo在市場投放的單車量超過1000萬輛,遍及20個國家,超過250個城市。

    對於這些想拓展海外市場的內地共享單車企業,香港成為其打通海外的一個重要平台。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肖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