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大灣區建設邁向實質性進程
2018年 01月 17日 00:44    香港商报
 

  大灣區建設邁向實質性進程

    路敏盈

  1月9日,由廣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香港特區食物及衛生局、澳門特區衛生局聯合主辦的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衛生與健康合作大會在惠州舉行,本次大會主題為「構建粵港澳大灣區衛生與健康共同體」。三方政府代表在會上簽署了《粵港澳大灣區衛生與健康合作框架協議》以及26個合作項目。這是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後,隨今年港珠澳大橋和廣深港高鐵香港段的開通,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初步形成,區域聯動效果開始顯現的態勢下,繼《粵港澳大灣區旅遊業界合作協議書》之後的又一個新協議的誕生。預示大灣區建設,尤其是三地多行業互補互利的區域合作新框架已正式啟動實施。

  衛生與健康新協議誕生

  自粵港澳大灣區被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之後,去年的中央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全面確立了把粵港澳大灣區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要位置。報告強調,「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訂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隨後,十九大報告將「香港、澳門發展同內地發展緊密相連」寫入其中,指出「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制訂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科學規劃粵港澳大灣區」更被寫入2018年經濟工作計劃中,從中央到地方,多項工作圍繞大灣區建設展開,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邁向實質性的發展進程。回顧粵港澳大灣區從規劃走向實施的整個過程,我們可以發現,中央對香港和澳門寄予特有的厚望。

  筆者以為,我們甚至可以認定,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本身,就是中央為讓港澳融入國家發展,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而度身訂造的重要措施。整個規劃的布置和實施,體現了推動港澳和內地合作共贏的國家意志及宏偉決心。

  服務業是港澳經濟的主體,香港是名聞遐邇的「東方之珠」,而澳門是旅遊業、酒店業、娛樂業馳譽世界的「海上花園」。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中,以旅遊與醫療衛生作為三地合作的先行,既充分發揮港澳得天獨厚的優勢,也將有效地促進三地人流物流的互動效益,不失為一個非常周全切實的考慮。

  港府任重道遠

  千頭萬緒,如何發揮香港在大灣區的獨特優勢,確立香港在大灣區的產業分工、城市功能定位應無疑是一個前提。然而,發展的形勢事實上會對特區政府要求做得更多更好,更關鍵的問題是香港不能吃老本,不能只滿足於既有的傳統優勢,香港必須在新時代有所前進,有所創新。長遠而言,港澳特區更應通過自身優勢帶動整個灣區體制、機制的改革,促進灣區進一步向世界開放,探索「兩制」融合之路,使之成為「一國兩制」實踐的成功版模。中央對香港寄望殷深,當此歷史發展的關鍵時刻,為了配合國家發展,港府必須積極作為,改變傳統的不干預套路,港府新班子任重而道遠。

  為更好地推進大灣區建設,目前由政務司司長擔任主席的「與內地合作督導委員會」,更名為「推進大灣區建設及內地合作督導委員會」,為香港參與大灣區建設擬訂具體工作計劃。同時,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將設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負責與中央部委、廣東省和澳門特區政府等進行協調,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做更多實際工作。

  大灣區規劃的建設重點之一,就是要把這個國家經濟新區打造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目前,香港正與深圳共同發展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落實興建「港深創新及科技園」規劃,貫通創新科技產業的上、中、下游,全面打造大灣區的國際創科中心。

  全港市民理應對這些涉及香港未來發展的大事予以更多的關切了解。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程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