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綠色領航員陳正豪的清溪川夢
2018年 01月 27日 23:46    香港商报
 

  主導元朗排水繞道人工濕地生態保育

  綠色領航員陳正豪的清溪川夢

  【香港商報訊】特約記者梁美儀報道:歷來渠務署主要工作範疇是防洪和污水處理,近數年該署已打破傳統,注重美化工程,添加滴滴藍、片片綠。渠務署環境保護主任陳正豪身為綠色領航員,不但帶領同事制訂環保政策及目標,并幫助同事在工作上加入綠色元素。現時渠務署注入生物多樣化最成功的工程是元朗人工濕地。未來目標他希望在香港建設一條類似韓國的清溪川,可讓市民有更多機會親近水體。

  從環保署過檔渠務署

  擁有註冊土木工程師資格、在環保署工作10年的陳正豪(Albert) ,近兩年「過檔」渠務署做綠色領航員。由於他懂得工程設計和興建過程,亦是環境保護專家,明瞭應在工程中哪個位置可滲入綠色元素,所以他的渠務工作是非傳統性。在訪問期間他的同事忍不住「爆料」,說他在每年的年頭便訂下該年的環保目標,希望渠務署的同事全力以赴,在年尾又會派發調查表格,讓每位同事自我總結對該年的環保目標是否達標。

  一身古銅色、5歲已喜歡游泳,亦是渠務署游泳隊教練及領隊的陳正豪,2000年讀大學時已非常關注環保署推行的净化海港計劃,吸引他畢業后加入環保署工作。

  Albert說,渠務署積極探討可持續發展,而且已有顯著成效。例如小濠灣污水處理廠去年已成為全港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場,發電數目相等於230個家庭一年的用電量。又如沙田污水處理廠用生物氣發電,去年生產了3200萬度電,占全港污水處理廠電量十分之一,處理完的排放水還用來清洗廠房及灌溉廠內樹木。而昂坪污水處理廠的再造水用於廠內的錦鯉池及巴士站的公廁作冲水之用。

  特別注重生物多樣化

  他介紹,渠務署在工程中注重生物多樣化,在河道中種植樹木。最成功的例子是元朗排水繞道人工濕地。記者跟隨他視察這個面積7公頃、相等於10個標準足球場、由3個荒廢的魚塘改造而成的人工濕地。

  按工作性質,渠務署不是專職建人工濕地的,興建與否要視乎當時環境及生態保育而定。元朗過去受水患影響嚴重,2003年渠務署為截流多餘的雨水,在排水繞道工程中需要回收魚塘和農地,為補償對生態的損失,才在元朗排水繞道末端興建這個人工濕地。而渠務署暫時沒有工程需要興建其他人工濕地。

  人工濕地興建時,要盡量減少砍伐樹木,盡量保留原本有的物種,同時運用可持續的用水概念。陳正豪指濕地內建有沉澱池、碎磚池及蠔殼池。元朗排水繞道的水先流入沉澱池,讓水中的沙石等固體沉澱后,再流進碎磚池及蠔殼池進行天然過濾及净化,接着流進蘆葦圃,蘆葦圃的特性是擅長吸收污水里的重金屬,這些天然净化設施可改善人工濕地的水質。另外,人工濕地內有5個不同深淺的水池。淺水池適合兩栖動物生長,深水池適合魚類生長。

  濕地栽種170種植物

  原來管理人工濕地學問也不少,除要經常加進一些指頭大的食蚊魚防蚊患外,近年發現入侵性物種其一是非洲憃魚,如兩隻成人手掌般大,專趕走原本住在池塘里的魚;另一種是福壽螺,專食新發芽的水生植物,通常要趁水位低的時候清除牠們,并要定期監察。

  人工濕地里種有170種植物,七成都是香港品種。之前受工程影響令所有雀鳥飛走,現今有九成重新到訪。人工濕地的南面種植了一片竹林,吸引大白鷺、中白鷺和小白鷺栖息,別誤解小白鷺長大后會成為中白鷺或大白鷺,其實牠們是3個不同的品種,各有特徵。數年前調查,自2005年建成以來,濕地內有118個雀鳥品種、21個蜻蜓品種、30個蝴蝶品種、7個兩栖動物和4個爬蟲品種。他說證明這人工濕地作為補償是非常有效。

  這里亦保留原本有的水生植物:可做食材的水燭和古時用來造紙的莎草。而水龍的根有兩種形態,一種將植物固定在濕泥土中,另一種根內有氣囊,幫助植株浮於水面。記者沿途看見許多灌木,有鷺鳥喜歡栖息的血桐。來到蝙蝠屋,Albert小聲說,內里住有體形細小的東亞家蝠,牠們可為樹木傳播果實的種子。

  從韓國清溪川獲启發

  不過環境優美的人工濕地不開放給公眾游覽,目的是希望植物和各種生物可安靜地生長,幸好每年11月和12月設有導賞團給團體或學校申請參觀,以作教育之用。

  談到未來目標,陳正豪指隨着極端天氣的頻密,更需要保育本土的植物,希望將土木工程及環境生態管理的知識發揮在工作上,渠務署每單工程只要可提高生物多樣化都會嘗試建造,即使一條冷冰冰沒有生氣的石屎河道,添加了綠色元素便能賦予它生命力,令市民的生活與大自然共融。

  熱愛環保工作的Albert,連往外地旅游也選擇與環保有關。例如非洲突尼西亞的湖乾涸無水,他專程去了解。未來計劃到冰島看當地的生態環保。而韓國的清溪川,游人可隨意進出人工河道,發他希望建設一條類似的河道,讓香港市民可親近水體。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吴梓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