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與海西貿易雪崩 凸顯台產業困境
2018年 01月 30日 01:45    香港商报
 

台北醫學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謝邦昌在昨日「2017第四季海西金融、旅游、消費信心指數」發布會上透露,近幾年因兩岸交流較淡,廈門或海西受到大幅影響,他以海西與台灣貿易額為例,在2015年約為50億-60億元,但2017年卻僅剩5億-6億元。

雖然兩岸關系降溫,會影響雙邊經合,殃及貿易也在情理之中。只是,不過兩年光景,海西與台灣的貿易額就掉了9成,恐怕不完全是兩岸關系變化所致。畢竟,就算兩岸關系陷入僵局,官方溝通中斷,但民間交流并無受太大影響。尤其是大陸持續祭出惠台措施,各省市與台貿易并未明顯降溫,况且中央還發文支持「海西經濟區」建設。

台貨式微 台商逃離

事實上,觀察網上的相關評論,或可略知海西與台貿易銳減9成的根本原因。首先,台灣產品的熱捧程度早已降溫,不管是水果還是農產品,昔日高價瘋搶的榮景一去不復返。更重要的是,台灣產品的可替代性太高,以往需要從台灣進口的很多商品,如今大陸早已能自給自足。即便是一些台灣的科技產品,包括半導體、面板等,大陸短板正在補齊,都將導致海西經濟區的中轉站功能弱化。

除了台灣產品被替代,海西經濟區已成為台商立足大陸,輻射全球的跳板,而不僅僅是兩岸經濟合作的媒介平台。在這種情况下,海西轄區的企業,產品輸台的占比自然下降,更多的是銷往大陸其他地方以及其他國家地區,直接影響海西與台灣的貿易關聯度。

另外,由於人力、土地等成本,在陸台商轉往內陸城市,尋求更低廉的成本已成趨勢。即便不內遷,台商也會選擇東南亞,這就將部分產能外移,一定程度上影響沿海地區的對台貿易。

綜上所述,海西與台灣貿易額劇降的背后,其實是台灣產業競爭力下滑。這邊台灣制造不再奇貨可居,那邊代工和傳統制造業的成本優勢不再。而相關企業如游牧般「逐水草而居」,卻不思考產業轉型升級。如今,台當局還企圖加大降低與大陸的經濟依存度,將成為台灣經濟未來的重大隱憂。鍾智維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香港商报实习生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