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發生強震后,24小時內還錄得160餘起餘震,其中包括多個5級有感地震。台灣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代主任陳國昌表示,地震序列仍在發展中,能量釋放尚未完全結束,不排除有更大地震發生。
嚴防雨后土石流
陳國昌表示,由於主震規模達6級,估計一個月內都還會有規模3到5級的餘震,也不排除有更大規模地震發生,提醒民眾注意。目前餘震位置雖然偏南,但仍在範圍。若未來餘震開始偏南且規模趨大,餘震的形態改變,確實可能會引發另一個地質結構,有幾率再發生強震。
南加州地震中心(SCEC)主任酈永剛也表示,目前看來,花蓮地震后,陸續發生的地震規模與次數逐漸遞減,這應屬正常,但仍不能掉以輕心,需要持續觀察72小時,確定沒有更大規模的地震發生,才能確定花蓮地震是主震-餘震型地震。
前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表示,從去年至今,有感地震發生次數明顯減少,之前平均每年釋放相當於8顆原子彈的能量,但去年至昨,僅釋放1.7顆原子彈的能量,若以平均值計算,從去年累積到今年底還有14.3顆原子彈的能量要釋放,而規模6地震釋放能量僅半顆原子彈,因此在年底前全台都有發生極強震的幾率。
另外,台灣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中心主任尹孝元指出,花蓮地震過后土石松動、會有落石,接著3天花東會下大雨,氣溫也低,監測土石流發生狀况中,請民眾不要進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