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跌市與恐懼
2018年 02月 12日 10:22    香港商报
 

    跌市與恐懼

    天生對某些事物感到害怕和恐懼,可說是求生的本能。不害怕,其實更危險。

    許多年前,有一個調查與畏高有關。心理學家把嬰兒放在桌上,兩張桌子之間有透明玻璃板連接,讓嬰兒輕松地爬過這玻璃板到另一張桌子上,但沒有嬰兒這麼做,因為玻璃令人感覺會掉下來,因此心理學家認為嬰兒天生畏高。

    心理學家又讓小貓走上玻璃板,小貓們因為害怕擠在一起,和嬰兒一樣沒有爬過玻璃板。心理學家又讓鴨子走上玻璃板,結果鴨子很快走過去了。

    情緒影響投資行為

    心理學家認為,鴨子天生會飛,所以不害怕。研究發現,人們會否感到害怕是由基因決定的,但我們可能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一些從前不感恐懼的事物,長大后反而變得害怕,其實原因是害怕「門檻效應」。一些從前不會害怕的事物,在大腦完全成熟后,合成某些激素,加上人的壓力積累到一定程度,這種害怕就會表現出來。

    近期大跌市令我想起,每每在熊市都會引發部分投資者的恐懼。一些投資者過去或許曾是投資勇士,但種種原因令他們對跌市特別敏感。在經濟活動中,情緒是個不確定因素,它影響投資者對未來收益的主觀判斷,進而影響到其投資行為。

    股神巴菲特有一句名句:「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這句名句經常被人引用,但這名句的前提是要清楚知道自己不恐懼或不貪婪的真正原因,否則投資就變為賭博了。

    英國格林多大學財務學首席講師 財務學學部主任 梁港生

    (逢周一刊出)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香港商报编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