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中國市場需求不斷攀升 「機器換人」大勢所趨
2018年 02月 26日 10:36    香港商报
 

    中國市場需求不斷攀升 「機器換人」大勢所趨

    隨著「工業4.0」及「中國製造2025」等概念的持續推進,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發展得如火如荼。數據顯示,中國2017年全年國產工業機器人累計生產超過13萬套,同比增長68.1%,其中12月份產量為12682套,單月同比增長56.5%。

    機器人領域專家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稱,與國外機器人相比,國產機器人在價格與售後服務方面都有著明顯的優勢。在製造業向自動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大趨勢下,工業機器人替代空間巨大,預計未來幾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都將維持高速增長態勢。香港商報記者 黃鶯

    打破壟斷銷量飆升

    從被外國品牌壟斷,到在國內市場佔有超過30%的市場份額,中國國產工業機器人發展穩中趨好。

    從國家政策來看,中國對工業機器人產業大力扶持,極大促進了工業機器人市場的蓬勃發展。據《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設定的目標,到2020年,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年產量達到10萬台,六軸及以上工業機器人年產量達到5萬台以上。截至目前,中國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年產量達到10萬台的目標已經實現。

    從市場規模來看,中國已經連續多年成為全球工業機器人第一大市場,佔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的30%,而且保持高速增長。

    效率優勢明顯

    東莞市機器人產業協會秘書長陳永剛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相較於國外機器人,國產機器人價格低廉且供貨時間短,「國外機器人買下來需要好幾個月,而國內則根本不需要,國產機器人在售後服務方面能夠快速響應買家需求,效率也比國外有優勢。」陳永剛說。

    此外,陳永剛稱,國產機器人供應商會為買家做出實際的系統解決方案,而國外機器人廠家只賣機器人,其他則全部丟給代理商。

    作為製造業大國,中國的人口紅利正在消減,對機器人的需求很大;同時,中國生產製造的智能化改造升級需求也日益凸顯,工業機器人的市場需求依然旺盛。據國際機器人聯盟(IFR)預測,到2020年,全球工業機器人的銷量將比2016年增長77%,其中,中國的工業機器人銷量有望猛增2.4倍。

    國貨洋貨爭奪市場

    2017年,全球機器人企業紛紛增資擴產,而在這樣的現象背後,深層次的原因是中國機器人市場需求的持續釋放。

    新松機器人總裁曲道奎表示,中國市場從2013年開始就連續出現了高速增長,年複合增長率都在40%左右,工業機器人行業去年出現了小的「井噴」狀況,大部分的企業都出現了快速的增長,這也表明中國機器人產業結構的調整進入到了一個關鍵的階段。曲道奎指出,現在不僅是大型的企業,中小型企業和民營企業也開始使用機器人,而機器人的應用範圍也不僅僅局限於汽車、電子行業,在諸如五金、石化等其他行業也都開始用機器人。

    隨著中國市場對機器人的需求持續增加,更多國外機器人廠商瞄準了中國市場,如瑞士ABB集團正籌劃建立重慶機器人應用中心;安川電機與武進國家高新區二期項目簽約,啟動建設第三工廠;庫卡宣布再次加大對中國的投資,建設中國二期廠房;發那科看好中國廣闊的市場前景,在日本建設新工廠,最終打算將月產量擴大到現在近2倍的水平;那志不二越將在2018年之前在中國起用新工廠。

    與此同時,中國機器人企業也陸續採取了措施。在國產減速機領域,力克精密表示已通過引進設備進行擴產;恆豐泰於2017年下半年擴產,預計2018年產能達2萬台,目前產品以出口海外為主。

    本土擴產「四處開花」

    相較於擴產較難的減速機來說,國產機器人本土企業增資擴產則呈現出「四處開花」的局面。2017年6月23日,德梅柯未來工廠落成典禮隆重舉行,引進了最先進的生產設備並正式投產。2017年9月15日,格力宣布將投資150億元在洛陽建設智能製造產業基地。

    在2017年,上海新時達機器人有限公司年產1萬台套工業機器人新工廠,此外,還有珞石科技在山東投建佔地兩萬餘平米的大型工業機器人生產基地;同川科技、科大智能也加大了建廠力度。

    業內人士表示,整個製造業在復蘇,前兩年「機器換人」一直是在呼籲的階段,這兩年慢慢開始落實,國產品牌也在逐步成熟,集成商和用戶對國產品牌的態度也從之前的懷疑到慢慢開始接受,經過了實際的驗證之後,大家發現國產機器人企業確實在不斷在進步。

    事實上,機器人中國市場爭奪戰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而國產機器人真正的「上升期」已經到來。

    亟待開發「中國心」

    不可否認,國產機器人企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工業機器人超過六成以上的市場份額仍由四大家族——瑞士ABB、日本安川、德國庫卡和日本發那科佔據。

    陳永剛告訴記者,儘管國產機器人發展勢頭迅猛,但卻依然處於產業鏈下游,核心技術仍掌握在外國人手中,相較於日本、德國的發達,國產機器人技術則相對落後。

    雖然中國機器人廠商在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的開發方面取得一定進展,但還無法擺脫對國外零部件的依賴,其可靠性及精度仍然無法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同時,中國製造企業雖然會選擇部分國產機器人,但其應用場合以上下料、搬運等低端應用為主,在需要複雜操作的場合,仍然選擇國外廠商為主。如格力珠海工廠使用ABB機器人用於鉑金衝壓,廣汽本田使用ABB機器人進行噴塗作業等。

    據悉,伺服電機作為工業機器人的動力系統,是機器人運動的「心臟」,目前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85%的伺服電機是外資品牌,而本土企業大多數仍處於研製試驗階段,幾乎沒有工業化的工業機器人伺服電機。

    東莞市博實睿德信機器人股權投資中心合夥人王家硯表示,與德國、日本等國家的機器人品牌相比,中國機器人在系統集成和應用端優勢較大,主要差距在硬件方面,也就是機器人本體和核心零部件方面的差異較大。對於德國、日本等國而言,機器人行業始於上世紀60、70年代,屬於夕陽行業,而中國機器人行業則屬於朝陽行業,作為製造業大國,在國內製造升級過程中,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增長較快。但從市場格局來看,最近幾年工業機器人的市場份額變化不大,四大家族的機器人還是佔據超過六成以上的市場份額。美的收購庫卡、長盈精密和安川設立機器人公司,都是比較好的合作模式。

    核心零部件加速國產化

    不過,這一切正在悄然發生改變,中國機器人產業在核心零部件等領域的國產化替代正在加速。

    目前,中國已將突破機器人關鍵核心技術作為重要戰略,國內廠商攻克了減速器、伺服電機等關鍵核心零部件領域的部分難題,初步實現了控制器的國產化,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的趨勢逐漸顯現。

    工信部賽迪研究院裝備工業研究所所長左世全表示,中國在四大關鍵零部件中都獲得了一定的實際掌握能力,當下零部件國產替代面臨的問題一方面是市場佔有率較低,一方面則是質量可靠性與穩定性仍有待提高。

    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機器人研究所所長趙傑表示,目前核心零部件的關鍵技術正在取得重大突破,部分實現了小批量的行業應用。經濟型低成本的工業機器人提升了國產機器人佔新增裝機的比例。此外,自主品牌機器人系統集成方面還成功實現了在銲裝領域的應用,中國自主研發的汽車車身柔性銲裝的自動生產線打破了這一高端領域由國外公司壟斷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採購規模增長和企業轉型需求,產業鏈下游重點領域的龍頭企業開始加快研發和自供機器人。例如,美的集團繼收購德國庫卡公司後,與以色列運動控制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高創(Servotronix)達成戰略合作;倚天科技通過收購控股了崑山依萊伯瑞機器人;東旭新能源收購上海安軒自動化等。

    結合AI推「中國智造」

    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從「製造」走向「智造」是緊跟世界潮流的必然選擇,也是中國製造業實現彎道超車的機會。

    如果說人與工業機器人的互相融合是一種生產方式的變革,那麼AI(人工智能)與工業機器人的互相融合將是對生產方式的顛覆。如今,工業機器人正朝著智能化方向發展,而智能工業機器人將成為未來的技術制高點和經濟增長點,更是毋庸置疑。

    在新松機器人總裁曲道奎看來,目前機器人行業正處於一個轉型升級的大變革時代:傳統機器人正處在一個由「機器」向「人」進化的重大轉捩點,機器人正由過去的傳統機器設備,開始轉變為更具備人的智能、智慧、靈活性的新型設備。曲道奎表示,由於起步早,傳統機器人的各種標準幾乎全部由國外制定,國外企業佔據主導地位,而新一代機器人將出現新的領軍企業以及行業標準。

    身處第三次高速發展浪潮中的人工智能為新一代機器人打開了無窮的空間,新的智能服務機器人技術更多地集中在大數據、物聯網、感知系統等領域,在這些領域,中國與國外幾乎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在部分技術以及市場應用空間上,中國甚至佔據了優勢。中國專利申請數量與美國處於同等數量級,特別是在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語義識別等多模態人機交互技術領域,部分已接近和達到全球領先水平 。

    科沃斯機器人創始人兼董事長錢東奇表示,中國把Robot翻譯成機器人,實際上機器人是AI天然的最佳使用場景,具備了AI的機器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機器人」,這為中國的追趕與趕超創造了重要機遇。

    創新推動良性循環

    一大批創新創業型企業也正在快速形成。國內智能服務機器人領軍企業具有技術和產品相互交叉纏繞、互相推動的特點。如科沃斯、優必選、康力優藍、Roobo等企業通過技術推動產品迭代,憑藉智能交互和特定場景整合迅速切入人們日常生活並逐漸發展壯大,利用市場收益進行技術革新,快速步入機器人產業第一梯隊行列,從而實現了良性循環。

    而智能服務機器人向家庭、社區等場景的快速大規模滲透,為服務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極大的新活力。目前中國已在醫療、教育、烹飪等機器人的應用領域開展了廣泛的研究。趙傑指出,中國的服務機器人應用市場巨大,中國正在進入老齡化社會,未來將有數以億計的老人,以養老、助殘為重點的行為輔助、個性化護理和照料看護機器人,針對殘障人士的智能假肢系統都有巨大的市場空間。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香港商报编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