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香江評論

投資社會事業緩解矛盾
2018年 02月 26日 00:00    香港商报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將於周三(28日)公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由於預估今年將會有過千億元的財政盈餘,社會各界要求政府還富於民,向每位市民派發現金的呼聲日盛。筆者認為,政府應改變「小政府,大社會」的固有思路,積極介入與民生有重要關連的社會事務,更好地利用財政盈餘,投資社會,以緩解一些日益尖銳的社會矛盾。

    市民對財策感不滿

    特區政府連續多年出現財政盈餘,2011年,時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將注資強積金的建議,改為全民派現金6000元,雖令市民即時受惠,卻未能針對性地解決民生問題,因而主流意見認為直接向市民派錢并非最佳的做法。

    正因如此,去年底財政司司長在向社會各界徵詢意見時,要求向市民直接派現金的意見仍然不是主流,大部分政團和機構提出的意見,仍傾向於只向特定的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必要的資助。

    到農历新年前后,要求政府派錢的呼聲突然高漲,民建聯、民主黨等主要政治團體先后有議員向財政司司長提出「加碼」建議,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要求政府直接向市民派錢,多家報刊社論,以及網絡上的言論,亦跟隨其后,使政府面對較大的政治壓力。

    筆者反對政府直接派錢,認為這不能解決當前社會上存在的問題,這一點仍然是社會主流共識,但是,為什麼要求派錢的呼聲強烈呢?與其說是要求政府派錢,倒不如說是社會各界對政府現有的財政政策不滿。要求派錢的論者不約而同地指出,與其讓政府把財政盈收藏起來,或者以各種名目投放到大大小小的基金之中,倒不如直接把錢派給市民了。因為直接派錢給市民,最少還能讓市民高興一下,也可以促進消費,繁榮市場,但投放到基金中,市民能否真正受惠,則不得而知。所以,如果政府未能提出有效使用財政盈餘的辦法,還真的不如直接派錢。

    宜發展各項民生事業

    因此,今年的財政預算案,真正考驗政府的其實不是派不派錢的問題,而是應該如何用好盈餘的問題。

    「積極不干預政策」以及「小政府、大社會」的政策,在香港奉行了數十年,至今仍未打破,政府在經濟和社會民生的運作中,充當的主要角色,是為市場和社會提供一個有效的運作框架,讓市場和社會得以自行健康運作,但在市場和社會明顯失調時,政府也會采取行動,介入一些經濟和社會領域。這種模式在過去數十年來可以說是卓有成效,也被特區政府視為重要的原則。政府一貫以公共開支占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來監控政府的規模。

    但時至今日,香港社會已經發生較大的變化,其中最重要的有兩方面,其一是人口老化,其二是貧富分化,香港社會過去建立起來的社會福利體系運作,包括醫療、教育、房屋等方面,正在面對越來越大的壓力,在一些環節甚至出現較大的問題,比如,醫護人手嚴重短缺,公立醫院床位和急症室服務嚴重供求失衡等,又比如在解決基層住屋問題方面,亦存在較嚴重的供應不足。

    這些問題長期未能得到較妥善的解決,甚至未見到政府拿出一套解決問題的思路,使得近年香港社會一些社會矛盾正在不斷地積累,一些矛盾日漸顯得尖銳。這就是為什麼回歸以來,香港的經濟總體上得以平穩發展,但社會矛盾卻仍然在增加的主要原因。

    今年財政有過千億元的盈餘,加上政府過去多年來儲下的,特區政府有能力投放更多資源,更多地介入到目前的經濟和社會運作之中,尤其是涉及重要民生的社會範疇,以尋求緩解社會矛盾。

    政府需要增加投資,介入社會服務的事情有很多,舉一個例子而言,近年許多市民感受到市政衛生狀况比往年差了不少,有調查指出,主要的原因是政府投入環衛的開支不足,將衛生服務外判,并以價低者得的方式招標,結果,外判公司往往縮減人手、人工開支,最終導致衛生狀况惡化。如果政府能在這方面投入多一些,衛生環境很快會有改善。

    再舉例而言,目前市民面對較重的交通開支負擔,政府是否可以更多地介入公共交通運營,向市民提供優質而廉價的公共交通服務,而不是直接將其交付市場?又比如,在教育方面,特區政府的教育開支占GDP的比重長期偏低,雖然推行免費教育多年,但市民仍普遍認為子女教育負擔沉重,有調查指出,香港的家長投放在子女的教育開支為全球之冠,由小學至大學平均支出逾百萬元,這不但是沉重的民生負擔,亦產生教育方面的不平等,導致不少社會矛盾,政府在這些方面應該也是大有可為的。另外,長者院舍長期供不應求,也需要政府投資更多。

    政府出現巨額財政盈餘對全港市民來說是好事,希望政府能夠用好盈餘,發展各項民生事業,解決社會矛盾。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