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莫斯科地鐵地下藝術宮殿
2018年 02月 28日 08:34    香港商报
 

    莫斯科地鐵地下藝術宮殿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Moscow)一直為全國政治文化中心點,幾百年來匯集不少具有歷史紀念價值的建築物及紀念碑,如克里姆林宮(Moscow Krem-lin)、新聖女修道院(Novodevichy Convent)等皆是旅客必到景點。但若果「你」認為這些景點還是太走馬看花,未能深入了解莫斯科的歷史文化,這樣就絕對不能錯過游覽莫斯科的地鐵。每個車站均有獨到的建築風格及主題,從而可迅速窺探俄羅斯不同領導人的政治風格、時代更替對藝術文化發展帶來的種種影響。文:藍嵐 部分相片提供:Andy Lee

    建設莫斯科地鐵的想法,源於1875年由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提出,惟及后俄羅斯政治動蕩連連,迫使計劃遲遲未能實現。直到1930年因地上交通系統負荷過重,終於由當時蘇聯最高領導人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斯大林(簡稱斯大林)宣布正式啟動興建地鐵計劃,并於1935年5月正式通車。莫斯科地鐵全名為列寧莫斯科市地鐵系統(Moskovsky Metropoliten),時至今日共計有12條線,約200個車站,預計於2020年將會再增加55個站,成為全世界第三大地鐵系統。有指斯大林曾豪言:「我要讓全世界都知道莫斯科地鐵是最奢華奢華最奢華的。」所以在他就任期間興建的地鐵站,建築多以巴洛克或哥德式風格為主,運用數十種大理石鋪設、不同藝術風格的壁畫、馬賽克鑲嵌、浮雕、水晶吊燈等,設計猶如宮殿般富麗堂皇,因此后世才將莫斯科地鐵稱為「地下藝術宮殿」,當中以馬雅科夫斯基站(Mayakovskaya)、共青團站(Komsomol-skaya)、革命廣場站(Ploshchad Revolyutsii)、白俄羅斯站(Belorussky Vokzal)和基輔站(Kievskaya)最享負盛名。全世界最美的地鐵站

    地鐵站多以民族特色、歷史事迹、名人及政治事件等主題而建造或命名,如名氣最大的馬雅科夫斯基站,正是為紀念蘇聯革命詩人馬雅科夫斯基,同時其建築風格亦被譽為是其中一個最具「史達林式新古典主義」色彩的車站。

    車站大廳以鑲有不鏽鋼的大理石拱門整齊地排列於兩側,地面中央則鋪設紅色大理石,儼如一條紅地毯在歡迎每位乘客,而穹頂上一盞盞的照明燈圍成圓形。別以為這只是燈飾而已,其實每個圈也鑲嵌了蘇聯名畫家杰伊涅卡,以飛行為主題的馬賽克壁畫。這種種前衛的設計理念與傳統裝飾元素完美融合,成功讓車站於1938年獲得紐約世界博覽會大獎。

    另一個能展現史斯大式建築風格顛峰的作品,為全個地鐵系統內最繁忙的共青團站。站內大廳運用黃白相間的拱形穹頂,營造出如宮殿般金碧輝煌的感覺;牆上則是刻畫了多個歷史英雄和國家領導人、盔甲或步槍等作主題的壁畫,鑲嵌於白色浮雕內,極具懾人氣派,而這兩個車站均并譽為全世界最美的地鐵站。建築風格隨領導人改變

    惟隨着斯大林時代終結,換上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登場,隨即去除所有奢華設計,并以簡約實用為主,如地鐵卡盧加-里加第6號線沿途多個車站,便是他在任期間興建的車站,車站以節省建築成本為大前提,所有車站設計幾乎如出一轍。緊接的兩大領導人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及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爾巴喬夫,便將部分的車站設計,回歸斯大林式建築風格,同時加入現代化靈感,像是門捷列夫站(Mendeleyevskaya)等,拱門設計可看到斯大林式建築風格的影子,而吊燈則仿照分子結構設計。直至1991年蘇聯解體,政府開始更積極改善地鐵服務質量與形象,現時非常歡迎旅客把這些美麗的藝術品一一記錄下來。所以有機會到莫斯科,記緊預留時間來趟地鐵一日游,好好欣賞這個地下宮殿。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香港商报实习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