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重要新聞

中國GDP增長今年仍定6.5%
2018年 03月 06日 00:00    香港商报
 

    中國GDP增長今年仍定6.5%

    堅決防風險去槓桿

    【香港商報訊】本報兩會特派采訪組報道:尽管中國去年經濟增速遠超預期目標,但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依然將今年GDP增長目標設定在6.5%左右,并首次將城鎮調查失業率作為預期目標,凸顯中國對民生收入和就業的重視正與經濟增長速度保持同步。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安排的赤字率2.6%,遠低於去年和此前學界預期的3%,廣義M2增速的設定亦明顯收緊,在為今后宏觀調控預留空間的同時,亦表明中央通過收緊財政和金融的口子嚴防風險和堅定去槓桿的決心。

    保持收入就業與經濟增速同步

    「(中國)上述主要預期目標,考慮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符合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實際。從經濟基本面和就業吸納能力看,6.5%左右的增速可以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做政府工作報告時說。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王軍評論稱,「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目標的設定是在去年超額完成的前提下,GDP和CPI的預設目標仍與去年一致,看似偏低也體現政府更求穩,不刻意追求經濟速度,這一目標的設定也是考慮了當前和長遠的需求。」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期目標為6.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

    對於中國制定「6.5%左右」預期增長目標,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表示,這個預期目標符合經濟發展規律、中國經濟現狀、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并與其他經濟社會目標相協調。

    他說,該預期目標使得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堅戰的精力和空間更加充裕了。根據2017年的經濟規模測算,劉世錦說,今后3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6.3%,就能完成中共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經濟發展目標。

    根據經濟學一般理論,經濟規模越大,增長難度就越大。2017年,中國GDP達82.7萬億元人民幣,占世界經濟比重升至15%左右。「五年來,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其中,2017年中國經濟增量達1.2萬億美元,相當於2016年澳大利亞的經濟規模。」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說。

    「2018年GDP目標與2017年相同為6.5%左右,但去掉了『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表明政府對於經濟的預期低於去年,也更符合從高速度到高質量發展的轉變。」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稱。他認為,2018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但GDP跌破6.5%可能性并不高;CPI存在上行壓力,但CPI突破3%的可能性更低,因此整體上講2018年經濟目標實現問題不大。

    管好貨幣供給總閘門

    今年大幅調降的赤字率顯然也讓學者略感意外,而維持與去年實際增速持平的M2目標,均顯示中國正從財政和貨幣的閘門合力控制資金。在外界對中國債務風險和金融風險高度關注的當下,表達了中國對防風險去槓桿的堅定決心。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今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向不變,要聚力增效,全國財政預算赤字持平於2.38萬億元,預算赤字率下降0.4個百分點至2.6%;地方財政赤字8300億元,持平上年,但專項債發行規模大增。

    貨幣政策的表述為中國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緊適度,管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廣義貨幣M2、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發改委報告則明確提出,2018年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和M2預期增速均與2017年實際增速基本持平。而2017年初設定的M2增速目標為12%,實際增長僅為8.2%。

    「赤字往上走容易,而下來是很難的,那就必須要壓縮支出、增加收入,赤字和債務才能壓得下來。要算總帳,因此得有一個整體考慮。」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在接受內地媒體采訪時表示。

    他認為,只看中央財政,中國財政赤字率好像比國外低。但問題是要明確「搞」出債務的目的是什麼,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當前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是通過財政赤字、債務來大水漫灌擴大總需求,而是在結構上進行調整。讓企業通過創新提高效率、附加值、盈利能力和競爭力,這才是關鍵。

    2018主要經濟目標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5%

    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

    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

    赤字率擬按2.6%安排,財政赤字2.38萬億元

    地方專項債券1.35萬億元

    為企業和個人減稅8000多億元

    保持廣義貨幣M2、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

    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

    過去五年經濟社會成就

    ★經濟實力躍上新台階。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增加到82.7萬億元,年均增長7.1%,占世界經濟比重從11.4%提高到15%左右,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財政收入從11.7萬億元增加到17.3萬億元。居民消費價格年均上漲1.9%。城鎮新增就業6600萬人以上,13億多人口的大國實現了比較充分就業。

    ★經濟結構出現重大變革。消費貢獻率由54.9%提高到58.8%,服務業比重從45.3%上升到51.6%。高技術制造業年均增長11.7%。糧食生產能力達到1.2萬億斤。城鎮化率從52.6%提高到58.5%,8000多萬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鎮居民。

    ★創新驅動發展成果豐碩。全社會研發投入年均增長11%,規模躍居世界第二位。科技進步貢獻率由52.2%提高到57.5%。載人航天、深海探測、量子通信、大飛機等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涌現。高鐵網絡、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引領世界潮流。「互聯網+」廣泛融入各行各業。日均新設企業由5千多戶增加到1萬6千多戶。

    ★人民生活持續改善。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貧困人口減少6800多萬,易地扶貧搬遷830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2%下降到3.1%。居民收入年均增長7.4%、超過經濟增速,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體。出境旅游人次由8300萬增加到1億3千多萬。社會養老保險覆蓋9億多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13.5億人,織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保障網。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6.7歲。棚戶區住房改造2600多萬套,農村危房改造1700多萬戶,上億人喜遷新居。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9%,居民收入增長7.3%,增速均比上年有所加快;城鎮新增就業1351萬人,失業率為多年來最低;工業增速回升,企業利潤增長21%;財政收入增長7.4%,扭轉了增速放緩態勢;進出口增長14.2%,實際使用外資1363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來源: ) 編輯: 庄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