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澳(江門)產業合作示範區管委會揭牌,江門成為粵港澳合作的重要舞台;廣中江高速二期通車,隨著交通條件的不斷改善,江門全境將逐漸進入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經濟圈。
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參與新一輪全球競爭的重要平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將在今年出台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全面推進內地與香港、澳門互利合作。
2018年江門釋放出強烈信號,將抓住國家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戰略機遇,全方位加強與大灣區各城市的對接合作,江門更把今年確立為「招商引資突破年」,聚焦實體經濟,通過招商引資突破,項目建設提速,產業平台提質,積極主動融入大灣區建設。
江門擁有廣東最大的省級新區--大廣海灣經濟區,規劃面積約3240平方公里,開發強度僅為5%,不僅適合建設國家級的區域合作平台,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實施重大突破性政策創新試驗區的最佳選擇。香港商報記者盛芳齡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最具開發潜力的區域,江門要積極主動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能離開實體經濟的支撐。在今年1月9日,中共江門市委十三屆六次全會上,江門市委書記林應武代表市委常委會作報告時提出,將把今年作為「招商引資突破年」,全市將安排先進制造業重點項目112個,總投資505億元,力爭今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不低於8%。
聚焦實體經濟搶抓大灣區商機
在這份江門全會報告中,反覆提及實體經濟,林應武認為,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持工業立市,不斷提升制造業發展水平。
聚焦實體經濟,江門提出今年要實現:招商引資要突破、項目建設要提速、產業平台要提質三大目標。其中,招商引資是經濟工作的「生命線」,江門要把今年作為「招商引資突破年」,認真落實廣東省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聚焦攻堅行動計劃,用好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各項扶持政策,全力引進一批重大優質工業項目,確保每個市(區)都有超10億元的項目落地。
要實現重大項目建設「提速」,今年江門將安排先進制造業重點項目112個,總投資505億元,江門市長劉毅表示,對於重點項目要明確時間節點,推動項目加快落地、加快建設、加快投產,早見效益。具體而言,江門將加快打造軌道交通、重卡和專用車、新材料新能源及裝備、教育裝備、大健康等產業集群,力爭在新能源電池、激光裝備、智能終端等新興產業取得突破。
產業平台要實現「提質」,江門將通過集中力量、統籌資源,堅持產城融合的發展理念,對照一流標準,加快打造重大產業平台。江門將加快推進粵澳(江門)產業合作示範區、珠西新材料集聚區、深江產業園、台山工業新城拓展區、開平翠山湖科技產業園拓展區等五大萬畝園區建設,新增「三通一平」土地5000畝,提高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承接珠三角核心區產業投資溢出。
此外,江門還將加快全市產業發展布局規劃,明確各類園區產業定位及准入條件,提高產業生態鏈建設水平。各市(區)要繼續推進現有核心園區擴能增效,處置一批低效用地和廠房,提升園區節約集約用地水平。
融入大灣區需要創新引領
「培育具有創新能力的排頭兵企業,高規格建設人才島」,江門為高質量的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繼續堅持創新引領。林應武透露,2018年江門要積極培育新動能,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創建工作,加快珠三角(江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全社會R&D支出占GDP比重達到2.1%。「全市要培育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排頭兵企業,力爭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000家,科技型小微企業突破3000家。」
為提升區域經濟的創新能力,江門今年還提出要支持企業采取不同模式建設研發機構、專業化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等,確保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50%。同時,該市還將加強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在江門的創新領域,人才被放在優先位置,立足為大灣區聚集人才。2018年,江門要以規劃為引領高規格高標準建設江門人才島,啟動總投資額超50億元項目建設,將加快環島景觀帶升級改造、國際教育培訓中心、人才公寓等項目建設。
此外,江門還將通過加強省市共建,全力支持五邑大學創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學;服務好國家中微子實驗基地的建設;籌建江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舉辦工匠講堂,加快培養緊缺技能人才;完善人才服務保障體系,著力解決人才落戶、住房、子女入學入托、出入境等突出問題。
推全面開放融入大灣區
2018年無疑是江門繼續推動全面開放的戰略機遇,江門提出要堅持開放帶動,以開放促發展、促改革,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林應武強調,江門要抓住國家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在交通、產業、科技、金融、人才等領域,全方位加強與大灣區各城市的對接合作。
在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江門提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西翼樞紐門戶城市的目標,通過繼續推進「交通大會戰」,規劃對接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珠三角新干線機場,科學統籌東部一體交通網絡規劃建設。今年,江門將加快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深茂鐵路、中開高速、高恩高速、開春高速、江門大道建設,并爭取銀洲湖高速和江鶴高速擴建啟動建設,推進濱江快線前期工作。
江澳深入對接粵港澳大灣區
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江門全方位加強與大灣區各城市的對接合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粵澳(江門)產業合作示範區的推進,開啟了江門與澳門深入對接攜手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時代,江門也因此一躍成為粵港澳合作的最重要平台之一。
江門地處珠江西岸,與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其他廣東城市相比,與澳門地理位置接近,自2010年《粵澳合作框架協議》簽訂以來,江門與澳門開展了緊密而多樣的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在與澳門在金融、旅游、商貿等有多方面的深入合作后,江澳合作的重點鎖定在銀湖灣濱海新城規劃,加快粵澳(江門)產業合作示範區建設。據悉,江門將采用「一區三園」方式對粵澳(江門)產業合作示範區進行整體布局,研究在區內建設環保產業園、澳葡青年創業園、粵澳深度合作示範園,示範區以資源循環型環保產業作為先導產業,依託崖門環保電鍍基地,結合周邊的循環經濟項目建設,發揮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等平台優勢,面向國內外企業開展招商引資,推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謀劃打造國際環保產業集聚和技術展示區以及交易平台。
在合作模式上,將根據上述3個園區的土地性質和條件按順序開發,并分別對應從傳統的招商引資到合作共建,以及到最終探索「飛地」模式,不斷深化,澳門在區域內可自主決定開發模式與方向,雙方進行稅利共享。
同時在此基礎上,延伸發展上下游產業鏈,探索各種模式引入澳葡青年創業項目、高校科研項目,打造澳葡青年創業平台。
江門市長劉毅透露,江門今年還將深化大廣海灣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戰略研究,搭建灣區合作新平台,充分發揮江門市港澳同胞和華僑資源豐富的獨特優勢,著力在發展平台、交通設施、城市建設、科技金融、文化旅游、僑資僑智等方面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行全方位對接,深化江澳金融合作,推動江深合作向縱深發展。
加快改革創新步伐融入大灣區
江門的「放管服」大膽先行,在全國率先實施企業「十五證合一」和個體戶「五證整合」改革,實現商事主體全覆蓋,僅2017年,江門的263項改革任務按時間進度基本完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廣的改革成果走在全國全省前列,為江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保駕護航。
江門在全省首批開通粵港澳銀政直通車服務試點,實現對港澳商事登記離岸受理及遠端辦理;在珠三角地級市率先實施「證照分離」改革;積極推進清單制、承諾制、委託制改革;在全省地級市率先實施食品經營行政許可審批「申請人承諾制」試點改革;在全省率先開展縣級跨部門「雙隨機一公開」聯合抽查;率先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兩個全覆蓋」;率先實行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先證后核」;率先推行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試點,政府投資項目在全市範圍內試行,企業投資項目在「1+6」園區試點推行;江門海關出口和進口通關效率分別在全國排第2和第8;蓬江區法人「一門式」改革獲評「中國十大民生決策」獎項。
2018年,江門要在2017年的基礎上,把深化改革作為破解發展難題的重要抓手,下決心謀劃一批「牽一发而動全身」的改革舉措,江門市委書記林應武介紹說,江門今年要擴大行政審批委託制授權範圍,拓展承諾制改革試點領域,按照能放則放、應放盡放的原則,賦予各市(區)更多更實的市級行政審批權限,各市(區)要加強對鎮(街)發展的調控,資源要素要向市(區)集中,提高市(區)發展經濟的統籌力。
此外,江門還將圍繞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江門要發揮土地資源融資功能,推進國資國企通過參與「三舊」改造、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形式,實現多元化實體經營;加快推進優質國有企業上市,完成江門農商銀行組建工作,壯大地方金融機構實力,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融入大灣區江門投入215.2億提升城市品質
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推進城市品質提升工作刻不容緩,江門市制定了《江門市城市品質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力爭用3至5年時間,高標準建設城市新區、城市更新、城市交通水平提升等行動計劃,其中,今年江門將投入215.2億元開展城市品質提升行動。在城市更新方面,江門將大力開展「城市修補、生態修復」,更新改造老舊城區,活化利用歷史街區和建築,對老舊小區開展綜合整治,加快老舊管線改造,重點解決「髒亂差」問題。完善城市給排水、燃氣、通信、電力等基礎設施,提高市政基礎設施承載力。推進「廁所革命」,推動廁所建設標準化、設施現代化、管理規范化。在城市交通水平提升方面,江門將完善城市快速路網、步行和自行車等慢行系統以及公共停車場建設,建立道路微循環系統。完善公交一體化發展,推進公交站場建設,優化公交線網。此外,江門將圍繞江邊、河邊、商業街區、旅游景區等開展城市美化亮化綠化工程,加強戶外廣告管理,實施臨街建築外立面整治,打造一批街道景觀升級示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