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特別報道

深圳市大鵬新區:從「新」出發
2018年 03月 14日 00:00    香港商报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深圳市大鵬新區:從「新」出發

    創新強則國運昌,創新弱則國運殆。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創新成為重要內容和關鍵詞。目前,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而創新正是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回顧深圳市大鵬新區的發展歷程,其始終堅持以創新為本,圍繞「三島一區」目標,加快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啟動區建設,超前布局配套產業空間,創新體制機制,引進生物、生命、海洋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吸引世界級科技團隊的人才落戶,加快科研載體建設和成果轉化,初步構建了「一核一庫兩園多平台」的創新驅動格局。「西有前海自貿區,東有大鵬生物谷」的東西兩翼灣區經濟發展增長極日漸成型。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放眼全球,科技前沿領域不斷延伸,產業更新換代日趨加快,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風起雲涌。在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建設兩大歷史機遇中,大鵬新區將把握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勢,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實現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比翼雙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香港商報記者朱開芝王曉蕾通訊員葉斯琴陸丹

    生物及生命健康產業集聚

    近年來,大鵬新區的新興產業發展呈蓬勃之勢展,新興產業支撐地位不斷增強。據悉,新區新興產業占GDP比重已從建區之初的45.8%提高到68.4%。記者了解到,國際生物谷壩光啟動區、深圳國家基因庫、中國農科院深圳生物育種創新研究院(基因組研究所)、生命科學產業園、海洋生物產業園的互動共生,已形成「一核一庫兩園多平台」的產業聚落,引進了一批國際一流科研團隊和創新平台,初步形成了特色鮮明、聚集高效的格局。目前,共擁有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公共服務平台、工程實驗室、技術中心、孵化器等創新載體共19個,新增深圳農業基因組表型分析與利用重點實驗室、廣東省農作物核心資源開發應用企業重點實驗室等4個重點實驗室,其中農業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為國家農業部和國家科技部共同批覆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深圳市海洋生物公共技術服務平台是深圳市唯一一個針對海洋生物建立的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布局超百億生物產業集群大鵬新區成立以來,以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啟動區建設為契機,利用新區現有農業、海洋等資源基礎,積極引進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生物產業龍頭企業、國際知名研究機構和創新團隊,構建以生物服務、生物醫藥、生物醫學工程及生物環保四大重點領域為主導,以生物信息、醫療康養旅游等為延伸補充的生物產業體系。同步打造壩光啟動區配套支撐圈層,加快現有工業園區升級改造,并成功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的生命科學、生物產業企業和研發、教育培訓、服務機構入駐。

    目前,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啟動區面臨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建設兩大歷史機遇的疊加優勢凸顯,逐步聚合全球優質創新資源和培育引進國際一流科研團隊、研發機構和創新平台。未來將進一步實現產業集聚發展,力爭到2020年打造成為國際領先的生物技術創新中心、全球知名的生物產業發展高地,建立全球最大的基因診斷平台、生物樣品和細胞庫,聚集10家以上高水平醫學機構,3家以上特色學院,新建3家以上國家級研究平台。到2025年形成年產值超百億的生物產業集群。

    世界級科研團隊紛紛落戶

    位於大鵬新區葵涌片區的生命科學產業園定位為以技術服務和公共服務為核心,集企業總部辦公和企業研發孵化為一體的生物科技產業孵化基地(國際生物谷先導區),主導功能為研發孵化,其他主要功能包括辦公、創客空間、技術支持、綜合服務、配套公寓等。園區的核心設施包括實驗室、中試基地、孵化器等,以滿足一批生物產業「產學研」機構在生物谷建成前迫切落戶的空間需要,為下一步開發建設培育和儲備重大項目,探索開發建設模式。

    園區重點引進了相關生命、生物、健康、醫療等高新技術企業和機構入園,并已成功引進包括深圳市人民醫院轉化醫學協同創新中心、羅茲曼轉化醫學研究院、深圳市因諾轉化醫學研究院、深圳瑞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科技型生物企業。2017年,大鵬新區生物產業產值已達4億元。

    海洋生物產業園區是國家發改委批准的首批國家生物產業基地之一。此外還承載著「深圳市留學人員(大鵬)創業園」和「深圳市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兩大功能,是深圳唯一的海洋生物育種、海洋高端裝備、海洋生物能源開發及海洋生物資源綜合開發與利用的研發孵化功能園區。經過多年發展,園區實現了產業集聚,為實現海洋生物產業園進一步集聚發展,實現新區「三島一區」發展戰略,做大做強海洋產業提供了空間保障。

    目前園區已引進包括當代海洋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海洋生物類企業、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等多所機構、并與研究所建立了合作關系。

    世界最大基因庫存儲超1500萬份樣本

    坐落於大鵬新區觀音山的國家基因庫是繼美國、日本和歐盟之后,全球第四個國家級基因庫,更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基因庫,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目前,國家基因庫共保存了約1500萬份生物樣本,構建了四十多個數據庫,以保護和保存三十萬種植物、百萬種動物、近千萬種微生物為目標。

    其中,國家基因庫地下生物樣本庫項目選址在國家基因庫南側,地上占地面積約3.8萬平米,地下面積約6.7萬平米,按最高可存儲細胞樣本5000萬份的存儲容量規模進行建設,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儲存庫、地下附屬洞室和地面輔助建築物等,估算投資約3.0億元。

    打造國際生物育種創新高地

    2011年,由深圳市政府支持,中國農業科學院、華大基因共同投資10.5億元、大鵬新區首個生物產業項目--中國農科院深圳生物育種創新研究院成立。

    目前,中國農科院已有約230名科研人員入駐,華大農業平台有150名科研人員入駐。目前創新院采用「一個平台,雙輪驅動」模式運作。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和深圳華大農業與循環經濟科技有限公司在院內運作。

    2014年1月,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正式成立,是目前內地唯一專門從事農業基因組學基礎及應用研究的國家級公益性研究所。目前基因組研究所已引進12支創新團隊。

    諾獎得主將引領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產業發展

    「國際生命科技中心」項目建設主體是諾貝爾獎得主詹姆斯?沃森先生授權合作的樂土集團,該項目將藉助沃森先生在生命科技學術領域的權威性和國際號召力,充分整合國內外資源,爭取帶動千名國內外科學家入駐,提升深圳生物產業源頭創新能力和產業核心競爭力,力爭引領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產業發展。按照規劃,項目建成投產5年內將完成包括詹姆斯沃森在內的2個或以上「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科技中心項目、15個或以上院士級科學家實驗室落戶,并完成至少5個或以上競得方投資的重點生命科技項目進入科技項目引進轉化中心。

    創新驅動戰略逐步發力

    到去年年底,大鵬新區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家,大鵬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及市級)累計達31家,較新區成立之初翻了一倍。專利申請量445件,專利授權量183件,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17.7%、57.8%,有效發明專利數達1377件,PCT申請量從2016年的1件增長至20件。創新主體加速集聚,深圳國家基因庫(二期)納入深圳十大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先行啟動建設項目;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獲得者巴里馬歇爾教授團隊聯合深圳大學創建的馬歇爾幽門螺杆菌實驗室落戶新區,力爭認定為「十大諾獎實驗室」;積極推動羅茲曼研究院、農科院基因所申報「十大基礎研究機構」。

    在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啟動區、生命科學產業園、海洋生物產業園區、生命科學產業園公共技術服務平台等創新環境逐步完善的基礎上,大鵬新區在創新創業方面完成優异答卷。成功舉辦新區首屆「深創賽」預選賽,新區項目還取得「第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生命健康行業總決賽優勝獎2個、「第九屆中國深圳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一等獎和優勝獎各1個、生命健康行業決賽二等獎1個的好成績。

    加強兩地合作推動創新平台建設

    在粵港澳大灣區框架下,大鵬新區將不斷加強與香港等境內外合作交流,推動與香港科技園合作建設東部生物科技創新平台。進一步加快重點區域建設,落實《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推動國際生物谷壩光啟動區、生命科學產業園、海洋生物產業園等園區建設邁上新台階,充分發揮新區公共技術服務平台服務作用,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完善的研發、檢測、試驗等公共技術服務。

    同時,新區還將進一步推動一批創新平台建設,爭取與諾獎獲得者巴里馬歇爾教授團隊創建的馬歇爾生物醫學實驗室納入深圳十大諾貝爾獎實驗室計劃,尽快形成一定規模的社會投資,加快深圳國家基因庫(二期)、農業基因組國家級實驗室等建設。進一步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利用扶持政策激發企業和創新載體的科技創新和技術創新的積極性,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推動大型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