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重要新聞

共築大灣區優質生活圈
2018年 03月 17日 00:00    香港商报
 

    麥教猛談惠州與港澳合作:

    共築大灣區優質生活圈

    「共飲東江水,惠港一家親」形容的就是香港與惠州的關系。惠州是內地最大的供港蔬菜種植基地,香港是惠州最大的外商投資來源地區,兩地在經貿、科技、人才等多個領域,展開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在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背景下,惠港兩地的合作更是讓人充滿期待。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出台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全國人大代表、惠州市市長麥教猛就此在京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惠州是粵港澳大灣區「9+2」重要城市之一,惠州將搶抓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機遇,努力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合作承載區,助推大灣區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同時,惠州將藉助粵港澳大灣區這艘「航母」揚帆出海,塑造「惠州制造」的國際形象,推動構建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為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貢獻力量。

    「欲致其高,必豐其基;欲茂其末,必深其根。」新時代、新征程,惠州必有新當、新作為!香港商報記者盧偉

    2017年7月1日,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見證下,《深化粵港澳合作推動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在香港正式簽署。同年10月,十九大報告明確強調「以灣區建設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粵港澳互利合作」。粵港澳大灣區這一中國最具活力與創新精神的區域經濟體系,在國際經濟海洋中,猶如一艘「超級航母」揚帆起航。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9+2」重要城市之一,惠州面臨著巨大的機遇與挑戰。

    麥教猛說,惠州與香港、深圳地緣相近、人文相親、經濟相融,有著深厚的人文淵源和長期的合作基礎。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過程中,惠州將加強與香港、深圳等地在產業發展、科技創新、金融服務、國際貿易等方面的合作,推動惠州企業與國際市場接軌,擴大惠州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

    越是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就越需要一片綠肺,需要一個現代化的綠色生態之城,而惠州選擇成為這個城市群里的創新、生態擔當。與港澳合作,惠州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惠州是粵港澳大灣區聯接粵東以及海西地區、粵北以及江西等內陸地區的重要樞紐門戶。在粵港澳大灣區合作框架下,惠州正積極探索與香港在金融、經貿、科技創新、教育、衛生與健康、文化、社會治理、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合作對接,探索推進與香港共建特別合作區,共築大灣區優質生活圈。

    推動「香港前沿+惠州腹地」

    融入大灣區東岸「半小時生活圈」

    沿香港北上江西、湖北及前往海西,惠州都是首要樞紐。麥教猛表示,惠州目前正緊緊抓住蓮塘口岸開通在即的重大機遇,謀劃建設連接蓮塘口岸的連接線,完善道路客運、城際公交快線接駁,打通惠港兩地交流往來關鍵節點和通道。

    海港建設方面,加強與珠三角港口群戰略合作,共同推進惠州港開發建設,吞吐量早日突破億噸;空港建設方面,搶抓廣東省加快「五大干線機場」建設重大機遇,加快推進惠州機場建設,打造珠三角千萬級新干線機場;高速公路建設方面,建成武深高速、從莞高速,加快深汕西高速擴建工程;軌道交通建設方面,加快推進贛深高鐵、廣汕高鐵建設,積極推進深惠城軌、深圳地鐵14、16號線惠州延長線等軌道項目規劃建設,尽快形成便捷高效的城際軌道網。

    從莞惠城軌、廈深高鐵、到贛深高鐵、廣汕高鐵,讓惠州交通網絡上升了一個台階。古話云:路通財通。惠州即將迎來交通大發展時代!

    

    推動「香港創新+惠州智造」共築全球科技產業創新中心

    2017年,惠州經濟發展強勁,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企業孵化器的數量大幅增長。「廣東硅谷」潼湖生態智慧區在較短時間內聚集了一大批引領型高端項目。每年有2000億左右的商品從惠州銷往全球,在國內外均占有相當地位。從TCL手機到伯恩光學的玻璃面板,惠州在部分產品開始向全球產業鏈上游發起冲擊。

    進入新時代,惠州在「大灣區」中被賦予新的內涵。麥教猛說,惠州產業基礎紮實、發展空間廣闊,惠州與港澳的合作將在廣度和深度得到延伸。香港作為創新型城市的代表,集聚了海內外一大批優秀的創新型企業、創新品牌、創新人才和著名高校,創新資源和創新要素密集、富集。惠州致力於打造產業之城、創新之城,雖然創新能力仍然不強,但創新成果轉化能力強,高端制造產業基礎厚實。

    惠州將深入實施「海綿行動」,主動承接香港、深圳的高端資源和創新要素輻射外溢,著力推進環大亞灣新區、潼湖生態智慧區、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等重大平台建設,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高地。依託贛深高鐵打造百里高鐵創新產業帶,加快推進香港城市大學與惠州合作辦學,提升惠州仲愷粵港澳青年創業基地和「廣東惠州留學人員創業園」功能,主動承接香港高端資源和創新要素輻射外溢,把惠州打造成為粵港澳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高地,攜手共建全球科技產業創新中心。

    此前,麥教猛在習近平總書記到廣東代表團參加審議后表示,使創新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

    麥教猛說:「我們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人才作為第一資源,創新作為第一

    動力,繼續發揚改革創新精神,在各自崗位上真抓實干、奮發進取,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推動「香港資本+惠州市場」共推產業轉型升級

    在「粵港澳大灣區」刺激之下,惠州坐不住了!25個PPP項目,「2+2+N」創新產業全面對接港、深。

    惠州近年通過實施「產業培育計劃」,初步形成以石化和電子為支柱產業的「2+2+N」現代產業新體系,到2020年石化產業產值有望超過3000億元,建設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電子信息產業產值有望超過5000億元。

    在「2+2+N」產業框架下,惠州將聚焦傳統優勢產業的轉型升級,提升現有產業的科技含量和國際競爭力,夯實優勢產業由大到強的根基,建成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國家級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通過人才引進、資源對接、政策扶持等方式,做大做強新興產業。結合惠州特點,麥教猛說:「認真謀劃新興產業,如海洋經濟、智能裝備等新興業態,將惠州打造成為粵港澳合作框架下的高端資源要素優先承載區、資本與市場深度融合的智造高地、新興業態競相迸發的創新活力區,特別是要成為藍色創新型經濟集聚區。」

    推動「香港經驗+惠州探索」增創營商環境新優勢

    香港是全球最有效率的經濟體之一,連續24年獲評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具有對接國際的法律、自由營商環境、國際一流大學資源及全球領先的金融業、信息業、現代服務業等明顯優勢,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具有許多先進的經驗。麥教猛表示,惠州要學習借鑒香港的先進經驗,倡導踐行「營商環境也是競爭力」的理念,通過全面深化改革,特別是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數字政府」建設,簡化辦事程序,進一步提高政府服務的效率和透明度,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以一流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的資本、產業和優秀人才,助推惠州保持健康較快發展好勢頭。

    「香港服務+惠州生態」共築宜居宜業宜游優質生活圈

    惠州全市森林覆蓋率達62.34%,東江、西枝江穿城而過,大小湖泊、水庫130多個,飲用水源水質100%達標,海域面積4520平方公里,居珠三角前列。惠州在廣東省近岸海水水質最優,空氣質量長期穩居珠三角首位,「惠州藍」享譽全國。

    值得注意的是,惠州的山水絕不是拒絕發展的「原生態」山水。近年來,惠州實現了山水景致呵護有加與經濟發展日新月异的并行不悖,實踐了一個世界級灣區里,世界級「智」造工廠的「綠色化」發展道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麥教猛表示,與香港加強環境保護和環保產業方面的合作,加強生態保護、環境治理和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將生態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轉化為生態麗城的獨特優勢,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歷史底蘊和現代氣息兼容并蓄,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綠色低碳發展典範。比如,在城市水處理、大氣污染防治等方面開展科研合作,以及共建優質供港農產品生產基地等。

    「惠州是香港最重要的『菜籃子』和『水池子』,香港用水(八成多)主要來自惠州境內的東江。」麥教猛說,惠州將繼續大力推進綠色生態惠州建設,保持好惠州的好山好水好空氣,完善質量保障體系,一如既往為香港提供「乾净水、放心菜」,為香港市民提供休镕度假好去處。如在教育方面,大力引進香港高校來惠合作辦學;醫療衛生方面,落實《粵港澳大灣區衛生與健康框架合作協議》,共同構建區域衛生與健康共同體;文化方面,加快推進粵港澳影視文化產業基地建設,辦好粵港澳微影視文化交流周活動;社會治理方面,加強與灣區內各市在警務合作、信用體系建設、通關便利化等方面的對接合作。大力培育發展寬領域、多層次的惠港民間組織,加強對惠港民間組織的宣傳引導,發揮香港惠州社團的橋梁紐帶作用,進一步加強溝通聯繫、增進友誼鄉情,助力務實合作,營造惠港一家親濃厚氛圍。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