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特別報道

優化農業產業結構 推動鄉村加快振興
2018年 03月 17日 00:00    香港商报
 

    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伊通縣長曾范濤

    優化農業產業結構 推動鄉村加快振興

    香港商報記者冀文嫺

    作為長春的衛星城,伊通縣是吉林省唯一一個滿族自治縣。在國家和省市的大力扶持下,近兩年來,作為民族自治縣,經濟增速在全省的排位由28位上升到21位,曾經被評為國家糧食生產先進縣,國家全域旅游示範創建單位,農產品質量安全創建試點縣和電子商務走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全國人大代表、伊通縣縣長曾范濤表示,下一步,伊通將立足總理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農民尽快富起來。

    曾范濤說,加快鄉村振興,首先要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其中之一就是抓好種植結構的調整。我們作為農業大縣,有220萬畝的耕地,2017年種植高澱粉的玉米達到了40萬畝,今年種植的高澱粉玉米預計能達到80萬畝,同時甜黏的鮮食玉米主要是給肯德基配套,每穗玉米能增加7-9角錢的收入,比普通玉米增收80%以上。第二是種植種類的調整。伊通近幾年來不斷加大中草藥、大榛子、藍莓等特色產品的種植面積,提高單位土地產出的效益,通過這幾年的努力,這幾項種類的調整達到了顯著的效果。第三是種植方式的調整。大力發展棚棟經濟。目前,我們伊通有350棟大櫻桃,現在正是在采摘的季節,每斤達到了100元。主要是供應長春市場。」

    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是農村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支撐。曾范濤表示,伊通一方面將從農產品品牌的打造和推廣著手,加快農產品由無公害到綠色到有機的方向轉變。「目前,我們正在全縣在已有31個品牌的基礎上,繼續加大申報力度,今年爭取達到40個,注入品牌價值、推動品牌強農、品牌富農。另一方面抓好農產品的精深加工,把農產品加工作為農業產業發展的著力點,重點提升產業的質量和精深加工的水平,改變單一原材料輸出的發展方式,把農產品加工的附加值留在本地,讓農民在本地就業。同時,抓好營銷促增收,我們被確定為全國首批信息進村入戶和農村電子商務示範縣,阿里巴巴村淘已經在我們187個村實現了全覆蓋。我們的農產品實現了線上線下的共同銷售。」

    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方向。曾范濤說:「伊通距離長春48公里,我們在長春和伊通之間建立一個工業集聚區,一平方公里起步區的基礎設施配套已經建設完畢,把農產品加工作為主導產業,現在已經簽了五個項目,爭取今年開工建設。同時,我們是國家全域旅游示範縣,基於豐富的滿族特色鄉土風情,著力發展包括農家樂、休镕游,舉辦大櫻桃、藍莓、大榛子采摘等節慶活動,在發展觀光農業等方面,去年年實現了17億元的收入。」

    作為一個農業大縣,伊通在農業現代化建設中取得較快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一些現實的短板,特別是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去年,伊通采取PPP模式,投資3070萬元在六個中心鄉鎮建設了六個垃圾中轉站,目前正在同樣以PPP模式投資9000萬元在六個中心鎮建設污水處理廠。「作為縣級單位,我們的財力承受能力有限,建議國家在農村的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方面給與適當的支持和補助,便於我們鄉鎮把垃圾和污水處理好。」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