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瀋陽打造「四個中心」 開啟振興發展新征程
2018年 03月 19日 07:11    香港商报
 

近年來,瀋陽把高質量發展要求貫穿於新一輪振興發展的全過程,提出加快構建高層次產業體系,培育高水平、新能力,推進高品質城鄉建設,打造高品位發展環境,建設高素質干部人才隊伍的「五高」具體舉措,堅持「項目為王」,推動轉型創新發展,在瀋陽新一輪振興發展中大展雄風。

作為東北唯一特大中心城市,瀋陽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并置身東北亞的大格局來思考,在新時代坐標系中來定位自身,確定了新一輪振興發展的任務書、時間表和路線圖:到2030年,走在東北振興發展前列,全力把瀋陽建設成為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科技創新中心、先進裝備智能制造中心、高品質公共服務中心,城市品質要達到國際化標準,瀋陽在東北亞地區的輻射帶動能力全面提升,瀋陽經濟區核心城市作用充分發揮,經濟發展指標、民生指標和環境指標等各方面都將達到東北亞一流城市水平。

瀋陽,全面開啟振興發展新征程。香港商報記者 王藝橋

打造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

瀋陽區位交通優勢明顯,經濟發展基礎雄厚。作為東北地區最為重要的交通樞紐,周邊100公里內有7座大中城市,地區輻射帶動作用明顯。瀋陽是東北地區經濟文化、科技創新、交通物流和商貿會展中心,同188個國家和地區有經貿關系,具有建設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的良好條件。建設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能更好發揮瀋陽的輻射帶動和支撐作用。

目前,瀋陽正在以國際化中心城市的理念和標準,對標東北亞地區發達城市,謀劃推進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打造具有國際品質和遼瀋文化標識、宜居宜業宜游的國際化現代化大都市,讓瀋陽早日成為吸引人才、創新驅動、產業集聚、資金流入的洼地。并努力建設一流的國際營商環境,實現國際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打造「一帶一路」交通道樞紐,建成東北亞開放門戶;打造具有國際影響的金融商貿中心。到2030年,瀋陽要建成功能完備、品質一流、大氣磅礡、形神兼備的國際化現代化大都市。

建設東北亞科技創新中心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關乎一個城市的最終競爭力。在創新發展上,瀋陽一直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科技創新實力強悍。中科院金屬所、自動化所、生態所均坐落於瀋陽。瀋陽擁有高等院校47所,市級以上獨立科研機構107個,省級以上重點(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859個,擁有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國家機器人創新中心、中科院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學院等一批國家級重大創新平台;是東北地區目前唯一的集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自主創新示範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三大國家級重大開發建設平台於一身的城市,也是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瀋陽高新技術企業接近850家,居東北地區第一位。

瀋陽作為中國重要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到2030年,瀋陽東北亞創新網絡的樞紐地位將進一步形成,基本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技術創新與研發基地。建設東北亞科技創新中心,有助於把獨特的科技優勢、人才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切實走出創新驅動發展之路。

新一輪振興發展必須依靠科技創新驅動,瀋陽科技、人才等資源優勢明顯,創新平台、創新機制、創新環境日趨優化,具備成為東北亞科技創新中心的條件。

建設東北亞科技創新中心,瀋陽將在提升創新能力、加快創新平台建設、優化創新生態上發力。加快重點園區和重大項目建設:圍繞人工智能、智能機器人、數字醫療、大數據、生物醫藥、眼產業等重點產業領域,加快建設專業化產業園區,推進重大技術創新。大力開發i5智能數控機床及柔性加工中心、極端條件下關鍵材料、异構網絡互聯互通技術、新一代機器視覺、原創新藥等技術研發。同時,瀋陽還將加快推進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創新研究院、國家機器人創新中心、國科大機器人學院、瀋陽材料國家研究中心、國家眼基因庫、東網科技、瀋陽工業設計研究院等一批重大創新平台建設。

瀋陽相關負責人表示,到2030年,基本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技術創新與研發基地,走出具有東北老工業基地特色的創新驅動發展道路。

構建東北亞先進裝備智能制造中心

打造東北亞先進裝備智能制造中心,為瀋陽制造業指明了方向。目前,瀋陽正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推動「存量變革」和「增量崛起」,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邁向中高端。作為國家重要的老工業基地,瀋陽裝備制造業擁有良好基礎,在裝備制造業新一輪高端化、智能化發展的趨勢下,正在加快轉型升級搶占先機。

瀋陽具備建設東北亞先進裝備智能制造中心的巨大優勢和潜能。瀋陽曾被譽為「共和國裝備部」。在數控機床、殲擊機、航天發動機、輸變電設備、成套設備、核電、1C裝備等多個領域處於領先水平。2017年,120萬噸乙烯三機、AP1000核主泵、i5智能數控系統等60餘項大國重器在瀋問世。中航發黎明集團在發動機生產產量領域處於領先;「瀋陽制造」為天宮、蛟龍、神州、航母、大飛機等國家重大工程作出貢獻。

目前,瀋陽正在加快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圍繞機器人、新材料等重點領域,加快形成以國家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和多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為核心的多層次、網絡化制造業創新體系。大力培育數控機床、機器人、新能源汽車、航空裝備、IC裝備、生物制藥六大發展「新動能」。以國家機器人創新中心為載體,以新松公司、中科院自動化所等企業和院所為依託,打造世界級機器人產業集群雛形。中德裝備園成為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範園區,去年新落地項目171個。瀋陽將以華展寶馬新工廠為樣板,逐步推廣智能化工廠,打造集研發、制造、試驗、示範運行和服務於一體的智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到2020年,瀋陽新能源汽車將達到20萬輛。

同時,瀋陽還將打造高端航空產業基地。以干支線飛機整機、大部件與零部件研發制造,民用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研發制造為支點建成世界一流航空產品研制中心和航空細修服務中心;同時,打造世界級民機部件、民航工程和燃氣輪機研發中心。

瀋陽市市長姜有為表示,瀋陽將抓住關乎未來的新興產業,打造點、線、面、鏈、群和產業鏈、人才鏈、創新鏈、資金鏈、信息鏈相結合的產業體系,促進增量崛起。

聚力打造東北亞高品質公共服務中心

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瀋陽將全面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提供高品質的公共服務,提升環境、增創優勢、聚集人才、推動發展,具備成為東北亞高品質公共服務中心的條件。

瀋陽有2300多年建城史,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城市宜居。南有渾河、北有蒲河,南北運河、十餘個湖泊公園將城市串連起來。醫療、教育、文化、藝術等多方面生活品質均處於東北領先。未來幾年,瀋陽把建設東北亞高品質公共服務中心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目標,突出教育就業、健康養老、文體旅游、商貿金融、城市環境、交通出行、城市運行等七大領域建設,全力打造國際化、現代化大都市。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瀋陽被譽為「共和國工業長子」「共和國裝備部」,創造出200多個中國工業發展史上的第一。近年來,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吹響了「項目為王」集結號,改善投資和營商環境,擴大有效投資。2017年以來,瀋陽持之以恆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全國營商環境一流、行政效能最高的城市,致力於打通「營商環境最后一公里」,降低企業註冊、運行成本。按照世界銀行標準,營商環境水準由80位左右提升到69位。「馬上辦釘釘子」成為瀋陽干部新的作風,每名干部都在踐行「不為不辦找理由,只為辦好想辦法」理念。辦事依法依規、辦事不用求人、辦事便捷高效正在逐步成為瀋陽的文化標簽。

同時,瀋陽市正全力改善公共服務,強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瀋陽到通遼、瀋陽到北京、瀋陽到白山等高鐵正在加緊建設;地鐵、公交對接便捷,快速路網布局日臻完善;堅持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加快打造一流的國際化營商環境。

最新民意調查顯示,84%的企業和百姓認為瀋陽營商環境較年初有改善提升。2017年,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16.86萬戶,同比增長62.4%。其中企業5.91萬戶,同比增長59.6%;個體工商戶10.86萬戶,同比長65.5%。

由於瀋陽營商環境的明顯改善,出現了「春暖花開燕歸來」的人才回流現象。近年來,瀋陽把引資引智與結構調整相融一體,創造性開展「引老鄉回家鄉、引校友回瀋陽、引戰友回駐地」的「三引三回」活動,以感情為紐帶、以事業為橋梁,動員老鄉、校友、戰友積極投身老工業基地轉型創新發展大潮。目前,全市老鄉人才庫已儲備1000餘人,項目儲備100餘個,校友人才儲備近900人,項目儲備200餘個,戰友人才儲備680餘人,項目儲備50餘個。現有明確回瀋投資意向的項目107個,其中,中簽約項目21個,總投資達400億元。其中泰康醫養社區等5個項目已落地,總投資42億元;深圳高科新農無人機、全球最高端抗生素產業化等44個項目已簽約,正在推進落地,總投資487億元;62個投資項目正在對接洽談,總投資額達100餘億元。

瀋陽市委書記易煉紅強調,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難題要一個個破解、堡壘要一處處攻克,必須以「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的危機感、「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須有我」的責任感,咬定青山不放松,推動瀋陽老工業基地再展雄風,讓「共和國工業長子」的自信和風采如「王者歸來」,全力開啟振興發展新征程。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香港商报实习生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