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親子和理財不能分開
2018年 03月 19日 08:26    香港商报
 

兒童理財教育應該按部就班,因應孩子的年齡和成長來規劃,才能達致更好的成效。家長不宜過早把太多複雜的理財知識或資訊硬塞孩子,應讓他們保留多一點純真童年。

筆者認為,教理財的時候重點是親子的溝通。筆者前年在教大做了一個研究,發現青少年理財的行為和態度很受父母的影響。良好的親子關係加上父母通過有效的溝通,孩子的理財行為和態度相對是正面;相反,如果父母只是監控式的教導理財,即只責罵但不作解釋,理財效果反而更差。所以親子和理財是分不開的,良好的親子關係對理財起正面的作用。

用「簿仔」較具體

筆者是按年齡教導兩個兒子如何一步步建立理財的概念和適時實踐。兒子年紀小時,財產只是每年的利是錢,接開了一個有「簿仔」的儲蓄戶口替他們儲起來。為何要用「簿仔」?因為看得見和比較具體,即使利息少但每年也有兩次的利息,令小朋友容易明白儲蓄(有利息回報)是什麼一回事。

到了八、九歲,看到兒子開始明白理財的重要,教他們複式增長的概念。儲蓄戶口的利息偏低,我跟兩個兒子商量將他們兩人的儲蓄,再加上爸爸媽媽的儲蓄一齊買有股息派的股票。同時,向他們解釋買股票不是短期炒賣(投機),是長線賺利息增長(投資),所以不會這個月買入下個月賣出,一般持有12個月或更長時間。

要孩子明白,需要持續地跟他們解說這個投資概念,理財是長線活動,所以不應該作投機炒賣。現在兒子分別是17和19歲,我們曾經一起買過債券、黃金、貨幣和股票等的投資工具。(兒童理財按年齡規劃系列三之一)

兒童理財顧問 李錦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香港商报实习生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