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股道錢途

向李嘉誠學習投資
2018年 03月 20日 00:00    香港商报
 

    上星期五,香港首富李嘉誠宣布從他建立68年的公司退休,標誌着香港七、八十年代起家的億萬富豪時代漸漸結束。當年很多企業家從英國殖民地相對貧窮的時候奮斗和起家,香港由二戰結束后,從一無所有開始,充滿活力地在自由資本主義下高速經濟發展,李嘉誠與其他富豪逐漸誕生起來,與此同時,此城市變得更加富裕,香港發展成今天世界級城市,也多得這一班企業家所帶來的貢獻。

    細數89歲李嘉誠的事迹,相信任何人都不可能重复他從無到有的伎倆,由七、八十年代的一間塑膠工廠,發展至房地產、零售、港口、經營航運服務、電力供應、貨櫃碼頭及零售等公用事業,并主導香港經濟脈搏。除了擴展領域外,他成功將上市公司長江基建(1038)從不穩定的房地產轉變為一間懂生現金蛋的公用事業,更創立了一個跨越歐洲、澳洲和加拿大的國際企業。香港媒體稱他為「李超人」是實至名歸。因當年李嘉誠的長江實業,以少於7億元的資產,控制了價值超過50億元的英資財團和記黃埔,上演了香港金融史上的一幕「蛇吞象」的事迹。經過20多年的努力,李嘉誠已擁有數間藍籌股公司,包括長和(001)、長實集團(1113)、香港電燈(2638)及長江基建等,集團旗下員工超過3萬名。

    從李嘉誠的事迹里,可否在中國內地現今工廠中再誕生多幾個億萬富翁?相信絕對不易,但李嘉誠成功之路除了努力,判斷與眼光也十分重要。他投資的項目中,有些具很大的前瞻性,如當年以約十分之一的成本買入Orange重組,再在數年后2000年時,以千億元賣給德國電訊,令他身家暴漲。會否在不久將來還會有類似事件發生?我們不妨從板塊入手看看。板塊帶領未來

    生物科技(生技)、健康護理(護理)等板塊一般不受大市經濟氣候影響。事實上,生科、護理板塊幾年前開始受市場留意,不過該兩板塊年初至今持續出現資金流入,相信是因為投資者被該板塊的強勁獲利增長所吸引,尤其目前其他產業盈利增長前景存有疑問。

    短線而言,該板塊仍會受到併購消息所帶動,但中長線則須視乎新興市場推動城鎮化的進程及人口老化的問題。隨着新興市場推動城鎮化,區內對生技與醫藥的需求上升。以中國內地為例,內地的醫療費用支出占GDP比重明顯低於高收入國家,故生技與護理板塊發展空間仍大。另外,全球正面臨人口老化問題影響下,除非環球經濟大倒退,否則生技與護理的需求應持續上升,加上醫藥、健康食品價格加幅一般多於通脹,故大部分相關企業的現金流量充足,故該板塊的前景仍然不俗。

    全球華人國際投資者交流會主席東驥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龐寶林

    (作者為香港證監會持牌人士,無持有上述證券)

    (逢周二刊出)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