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過招 台灣會傷多重?
作者:平凡
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備忘錄,宣布將依據「301調查報告」,對涉及約6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大規模徵收「報復性」關稅,并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併購。中國隨之反擊,擬對自美進口的約30億美元產品加徵關稅。可以說,中美貿易戰役已打響第一槍。
9成中小企市場抗壓力低
正所謂「大象打架,螞蟻遭殃」。中美貿易戰硝烟漸起,全球資本市場避險氣氛瀰漫,歐美股市聞聲重挫,台股則重挫182點。無疑,台灣地區已經無法置身事外。國民黨立法院黨團首席副書記長曾銘宗直言,假設兩邊真的對打,台灣受傷會非常重。
為何?擺擺數據就知道了。據統計,台灣經大陸銷到美國的產品比例,占總出口二成至三成,如果加上香港地區更是達到4成。一旦中美貿易戰開打,兩大群體冲擊最大,一是在大陸生產終端產品的台商,預估產出減額或達GDP的0.8%至1.8%。二是島內生產零元件、提供中間財銷美的廠商。據統計,去年台灣「中間財」出口大陸金額763.6億美元,占總出口超過85%。就產業而言,台灣引以為傲的電子業將成為重災區,產業規模高達千億美元以上。而生產乘數較大產品如汽車、紡織業及機械加工,同樣首當其冲。另外,美國是台灣鋼鐵最大出口市場,也是台灣鋁制品第六大出口市場,若美國對進口鋼鐵加徵25%的從價關稅,將對台灣鋼鐵業造成重大影響。目前,台灣仍未爭取到鋼、鋁材關稅豁免。以此可見,台灣并非特朗普眼中有價值、夠分量的「盟邦」。
事實上,台灣所面臨的冲擊,遠遠比數據來得慘烈。因為台灣90%以上的是中小企業,且大多是以國際貿易為主,利潤率不高。言下之意,這些企業對市場波動的抗壓力不強,更沒有資本去抗衡市場的長期波動。另外,台灣參與全球價值鏈程度高達67.6%,附加價值出口至美國占GDP比重高於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這就意味著,雖然台灣所受的影響和冲擊,會比一般的經濟體大,甚至高於韓國。
全球景氣走低 島內企業出走
此外,中美貿易戰開打,不僅短期會重創台灣經濟,長期影響更將嚴峻。如果中美這兩個最大的出口市場,一旦因貿易戰築起貿易保護障礙,對台灣出口可以說是滅頂之災。
更重要的是,兩大經濟體的貿易戰非同小可,不僅僅是兩敗俱傷,還會給全球經濟帶來負面冲擊。據評估,如果中美貿易戰成為大型冲突,將導致美國經濟溫和衰退、大陸經濟增長減少2個百分點,一旦中美經濟都下行,全球經濟當然受影響。大陸與美國占台灣出口市場的過半江山,不少台灣企業在大陸投資設廠,中美經濟下滑,台灣企業與經濟都將承受相當的冲擊。
另外,中美貿易摩擦會加速台灣企業的出走潮,以尋求更有利的關稅政策。鴻海此前啟動百億美元美國投資案,如今看來,不免有降低風險的考慮。畢竟,鴻海有50%的營收來自蘋果,而蘋果營收又約有30%的營收來自大陸。不客氣地說,全面供應蘋果相關零元件的「鴻家軍」,可能是中美貿易戰的最大受害者之一。
事實上,除了鴻海,為蘋果代工生產MacBook與Apple Watch廣達電腦早已實現蘋果雲端伺服器在美制造,已可避開貿易戰冲擊。另外幾家台資代工企業,包括仁寶電腦、和碩聯合科技、緯創咨通等,可能也得將生產基地移往第三方或赴美制造,才能避免因貿易壁壘受創。而這些大企業,又是台灣支柱產業的龍頭企業,出走海外的冲擊可想而知。
兩岸攜手抗美才是上策
過去數十年間,各國貿易爭端雖不絕於耳,卻從未發生過全球兩大經濟體直接碰撞的案例。中美貿易戰會升級到何種程度不得而知,全球經濟唯有「挫咧等」。但對台灣來說,蔡英文所提的4策略,根本就是假大空,根本無濟於事。而行政院長賴清德則認為中美貿易戰有利於台商回流,聲稱「對台31項措施」就是希望台商不要離開大陸,更是讓人無語。事實上,如何減免兩岸貿易的關稅,讓兩岸貨暢其流,才是蔡政府因應中美貿易大戰、免於美國貿易施壓所要思考的問題。而面對美國大棒,台灣更應與第一市場大陸攜手,一致對美,提高安全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