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全國兩會上,教育部長陳寶生因為記者會上的一句打油詩「鸡湯喝得眾人醉,錯把忽悠當翡翠」,劍指各類給學生增加負擔的教育亂象,而著實贏得了不少輿論的叫好。在此期間,教育部也頻頻發出舉措,例如叫停奧數等課外競賽、規範高考加分、要求增加貧困學生錄取機會等。可是,教育部的這些初衷良好的舉措,卻也都無一例外的遭到網友的吐槽。為何?
一篇名為《教育部,請不要給我的孩子減負》的朋友圈熱文,可以說集中表達了學生家長們的焦慮。作者從家庭教育支出增加、青年一代喪失競爭力、斷絕階層上游機會等角度,「批評」了教育部的「減負」思路。從字里行間可以看出,以殘酷競爭、填鴨式教育、重考試不重過程等作為最大特徵的現今教育制度,才是作者心目中更為理想的教育制度。
歸根結底,如今國人對教育的巨大不滿,與其說是不同人對教育制度好壞的認知不同,還不如說是人們對教育終極目的理解不同。
價值與精神有差距
教育究竟為什麼?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涉及到極為深刻的價值觀冲突。對不少人來說,教育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讓孩子獲得學歷與學位,并最終依靠這個讓孩子找到好工作、過上富足的生活、維持良好的尊嚴--那些以學區房、課外班、校外補課等教育議題形式表現出來的問題,核心其實并不在教育,而是出於對平等、尊嚴和更好生活的追求。顯然,要解決這些訴求,單純依靠教育是無能為力的,而是需要整個社會系統的共同進步和升級。
但如若拋開與財富、地位、名聲等外化價值的聯繫,教育本身的價值,正在為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到,這其中包括并不限於對於知識自身價值的珍視和認知,對於生命意義的探索,對於世界的強烈興趣,對未知的難以抑制的探索欲……表面上看,這樣的教育或許看不到直觀的社會價值,卻更加貼近人類自教育事業誕生以來的「初心」。若以這一價值來看,唯競爭論、唯考試論的教育,無疑是不正確的。
所以說,如今社會上針對教育部的各種吐槽,表面看起來交鋒不斷,熱鬧非凡,本質上卻是「關公戰秦瓊」--教育的「直接價值」與教育的「精神追求」,在如今的社會中,或許很難實現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