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今日頭條挨罵和賣藥無關
2018年 04月 02日 09:07    香港商报
 

    今日頭條挨罵和賣藥無關

    作者:流深

    繼涉嫌傳播黃色內容而被勒令整改之后,麻煩不斷的今日頭條,上周又因刊登醫療廣告和虛假廣告而被央視、人民日報等官方媒體點名批評。隨后,今日頭條還被爆出以假公函撤銷媒體報道的新聞。緊接著,眾多媒體紛紛開始了對今日頭條的批評和討伐。受到資本青睞的今日頭條,在一路狂奔的同時,正不自覺地進入了多事之秋。

    張一鳴自我打臉

    但細究起來,今日頭條挨批,真的是因為醫療廣告和虛假廣告嗎?參考「魏則西事件」和百度之前的所作所為,今日頭條的這些廣告一則還未造成什麼嚴重后果,二則與那些宣傳的神乎其神,實際上卻是嚴重耽誤患者治療時間、以患者生命為代價榨取金錢的「根治絕症」、「癌症克星」等廣告相比,今日頭條上所刊登的一些非處方藥和保健品廣告,頂多只能算是小打小鬧。當然,筆者并不否認這些虛假廣告可能帶來的長遠傷害,但僅就目前而言,今日頭條的「作惡」程度不僅比之前的百度差很多,也還不及很多被「老中醫」、「神藥」霸屏的電視台,甚至和其他充斥著醫療廣告的網站和APP相比,今日頭條也并不算突出。

    拋開今日頭條與媒體的眾多舊怨不談。筆者只是覺得,是否是醫療廣告,是否涉及虛假宣傳,并非此次風波的焦點。畢竟在中國亂象不斷、積重難返的醫療亂象之中,幾條廣告還只是「小case」。釀成風波的主要原因反而是:這是一則「打臉」新聞。

    在兩年前的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曾經表示,「即便擁有醫療廣告的資質,也選擇放弃做醫療廣告」、「科技公司變得越來越大,公眾期待越來越高,企業也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然而,短短兩年之后,已經羽翼漸豐、四面出擊的今日頭條,則用實際行動打了張一鳴的臉。

    互聯網時代的「打臉」新聞,因為具備巨大的娛樂性而能夠吸引眾多用戶的參與,從而帶來巨大的影響力。只不過,這樣的影響力恐怕并非人人都能承受正如薛之謙、文章等明星在「人設崩塌」后難以翻身一樣,互聯網時代的「打臉」,不僅意味著誠信的破產,為網民提供了娛樂和嘲弄的負面素材,更意味著主動給競爭對手們送上了炮火和彈藥。

    社會價值和企業社會責任雙缺失

    而在「打臉」事實的背后,則是今日頭條對於價值觀和其口中「企業社會責任」的背弃。從新聞報道中可以看到,今日頭條此次的醫療廣告和虛假廣告,一方面利用了「二次跳轉」技術實現表面內容的合規,另一方面則利用地理定位技術,逃避一線城市的強監管,專攻監管較弱的二三線城市。這些行為一方面說明,今日頭條十分清楚發布上述醫療廣告屬於違法行為;另一方面,在巨大的廣告收益面前,今日頭條最終無視社會責任和其過去的承諾,選擇踏出紅線,并試圖以技術方式對風險進行規避。

    對於一家冉冉升起的「獨角獸」企業來說,這樣的價值抉擇無疑會引發公眾的巨大警惕。事實上,近期在國外吵得沸沸揚揚的Facebook泄密事件,已經令不少網民開始擔憂自身被技術所控制的可能。無獨有偶,今日頭條不斷發展壯大,正是依靠基於用戶數據的喜好推薦等大數據技術,而張一鳴本人亦是著名的「技術中立論」擁護者。在此次事件中,今日頭條利用對「技術」的熟練操作,巧妙地躲避官方監管,更是令不少用戶開始懷疑張一鳴「技術中立論」的初衷。

    事實上,隨著今日頭條近些年的不斷發展壯大,有關今日頭條會成為下一個百度,甚至是下一個巨頭的樂觀預測不斷出現。但歸根結底,中國如今最需要的,不是令一家成功的企業,另一個互聯網巨頭,而是一家受到尊重的企業,一家「不作惡」的企業。換句話說,若沒有一個值得用戶信任的企業價值觀支撐,沒有一名持有正確價值觀的企業管理者,很難說今日頭條不會成為下一個墮落的Face-book。這才是本次風波中,網民大眾的深層次憂慮。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香港商报实习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