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民主黨黨慶中捐出3萬元,其社交網站更加上「大和解」標籤,使林鄭月娥和民主黨遭受其他反對派的抨擊。他們認為,林鄭月娥當日捐款是要「收買民主黨」,而民主黨竟不拒絕捐款,則是毫無「風骨」的表現。部分反對派則翻舊帳,重提民主黨過去曾跟中聯辦官員會面,以及支持港府在2011年提出的「超級區議員」政改方案,借機批評民主黨「投共」、「出賣香港」。
及后,特首在記者會中親自解釋,全因她跟李華明相識20年,才會在對方當晚獻唱時捐款。她又解釋,社交網站出現「大和解」標籤,純粹是特首辦職員自作主張,對方事后已跟她致歉。用林鄭的話來講,她在當晚捐款,純粹是一個「人性化和友情的行為」,部分反對派批評捐款懷有政治動機,不過是他們妄自揣測。
當然,在這次「捐款風波」的背后,我們也可以看到,反對派其實并非鐵板一塊,各個山頭之間一直面和心不和,一有機會便會借題發揮,乘機向「同路人」開火。任何人若是天真地認為,特區政府只須跟某幾個反對派政團修補關系,便能達致傳說中的「大和解」,結果必定是徒勞無功的。
反對派非鐵板一塊
大家或許會問,為何反對派各個山頭時常相互傾軋呢?要了解這個問題,便必須從香港的選舉生態和制度談起。自回歸以來,香港的政治形勢,便形成了愛國愛港建制派,跟親西方反對派對立的局面。撇開反對派跟建制派的得票比例不談,兩派經過多年的政治博弈之后,大家都已有各自的「基本盤」。換句話說,不論任何一方,已再難以從對方的「基本盤」中撬走選票。
與此同時,香港自回歸以來,立法會選舉改行比例代表制。從某程度來講,比例代表制有其優點,能使弱勢社群的聲音有機會進入議會,亦能更客觀地反映各政團的實力,但是也會使激進黨派更易取得議席。另一方面,隨着2011年的政改方案通過,立法會地區議席增至35位,也使當選門檻降低。以2016年大選最后一席的當選門檻為例,新界東和新界西的門檻最低,分別只有6.1%和5.9%。
為爭選票行激進路線
在上述情况之下,部分反對派的年輕一輩,便會改為主張激進路線,從而增加勝選的機會。由於他們跟傳統反對派票源重疊,為了搶奪選票,自然需要尋找機會,向「同路人」開火,從而凸顯自己比對方立場更堅定。
更重要的是,新冒起的反對派變得激進,也會使得傳統反對派黨團喪失「和解」的空間。因為他們只要變得溫和,或者向政府稍微釋出善意,便會遭到激進派的狙擊,使其選票流失。他們只有繼續事事跟政府對着干,為反對而反對,才能保住議席,今次民主黨在捐款風波之后的表現,便是典型例子。由此可見,所謂的「大和解」絕不現實,只是某些人一廂情願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