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中國一個較為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中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民間往往選擇這一天舉行隆重的祭祖和掃墓活動。在這個萬物生長的仲春時節,也是人們悼念亡故親人和思考死亡最多的日子,所謂慎終追遠是也。所以,筆者想借清明節這個重要的節日,粗略地談一下新中國建立以來喪葬文化的傳承與變遷。
中國傳統文明是一種禮樂文明,《禮記》中說家庭有冠、婚、喪、祭四種禮,其中喪禮和祭禮是最重要的,也是中國文化傳承得較為完整的一部分。實際上,對待祭祀活動,中國人向來不敢馬虎了事,都想著尽量辦得隆重些,似乎場面越大,越能表示對先祖的敬重。當然,由於各地的風俗不同,祭祀活動也不盡然一致。最為傳統的祭祖或者掃墓,就是帶上鸡鴨魚肉、香燭紙錢等祭祀品,到墳頭行跪叩之禮,然后放鞭砲等點綴氣氛。不過,近年來除了一些傳統的祭祀環節外,一些地方則「與時俱進」,創新出了很多花樣,比如一些宗親家族在祭祀活動中邀請歌舞團隊前去盡興表演,給先祖增加一些娛樂節目,將「事死如事生」發揮得淋灕盡致。
殯葬改革引發一系列問題
上面所說的祭祀活動,指的基本是傳統意義上的在土墳上舉行的活動,這也是祭禮得以傳承和保留的重要因素之一。從80年代起,為了打擊封建迷信和節省土地,中國推行殯葬改革,以火葬代替傳統的土葬。尽管殯葬改革后各地政府強力推行火葬,但很多家庭還是偷偷地尋一方地埋葬亡故親人的尸體或者骨灰。由此,傳統喪葬文化根深蒂固的觀念與行政干預之間發生了不可避免的激烈矛盾,一些地方的老人寧願在政策正式實施前,選擇以自殺的決絕方式,讓自己能夠按照傳統的土葬的方式入土為安,一度引起社會強烈的關注。
政府力推火葬直接導致的一個結果是,很多城市的家庭開始在墓園尋求購得一方墓地,以樹立起大理石墓碑的方式代替在偏僻山嶺堆起土墳,算是完成對亡故親人最后的心願。不過,目前一個較為突出的現象是,在推行火葬后,由於需求太大,一些城市的墓園用地越來越緊張,墓地價格隨之水漲船高,在一些大城市更是「一墓難求」。天價墓地、天價骨灰盒等可以與高房價相提并論,讓很多人直呼「生不起,也死不起。」這是殯葬改革后一個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此外,由於目前中國的殯葬業過於市場化,它日漸形成了一條產業鏈,甚至可以說是灰色的產業鏈,它的暴利特性使很多資本趨之若鶩,形成了惡性的競爭。
孟子說:「養生者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不管是以在清明掃墓的方式或者在安排「后事」方面,中國喪葬文化中對待死者的態度總是值得贊揚。目前,殯葬改革已成既定事實,它能否取得如期的正面效果還有待后世評論。不過,它的負面結果確非常明顯,不僅讓「葬身之地」成為難題,也在逐漸淡化中國傳統的喪葬文化,這是值得擔憂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