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島內市場「三缺」企業欲弃台股轉A
2018年 04月 10日 09:27    香港商报
 

     島內市場「三缺」企業欲弃台股轉A

    【香港商報訊】國民黨立委曾銘宗昨日指出,他接觸了台灣五大證券承銷商,每家承銷商都有三到五家上市櫃公司正在詢問,要如何在台股退市,以便前往大陸上市。

    金管會展自信被轟自我安慰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當天赴立法院備詢,曾銘宗質詢時指出,去年台股日均量1373億元新台幣(約合368億港元,港股同期日均量為884億港元,大陸A股則為4586億元人民幣),扣除當冲降稅后,沒有增加太多,顯示股市籌資功能正衰退。他并指出,大陸磁吸效應正在發疇醞釀,近期得知前5大證券承銷商,幾乎每家都有客戶在詢問,怎樣辨理下市到大陸去挂牌?每家券商有3到5個客戶詢問。其中不只是KY類股(海外赴台挂牌)的股票,還包括台灣的集團股,并已經在研究退市方法。他還向一些沒到他辦公室的券商總經理求證,確認得到的答案都是真的。

    曾銘宗直言,現在KY類股上市有70家,上櫃有34家,合計104家;「知不知道這104家中,有很多家正在洽商怎麼樣到大陸挂牌?」

    顧立雄表示,沒有接獲這樣的訊息,會進一步了解。但也認為,上市櫃公司若要到大陸上市,要考慮其特殊環境。曾銘宗回應,這是自我安慰,大陸市場有其優勢,但台灣的環境非常險惡。

    另外,台灣證券交易所以及證券櫃台買賣中心調查島內多家券商,都回覆尚無客戶詢問下市櫃相關事宜。而金管會指出,企業主動下市櫃門檻高,要獲董事會或股東會已發行股數的2/3通過,且公司還要在期間內買回一定股份,需要龐大的資金才能在市場收購股份,因此,過去3年,沒有上市公司主動申請下市,另外,櫃買中心則有3件企業主動下櫃的案件。

    台股去年挂牌近腰斬

    不過,立委余宛如則表示,台股嚴重老化有「三缺」:缺知名企業、缺新創公司、缺新經濟。余宛如說,觀察兩岸三地近年放寬IPO措施,在大陸,生技、雲端運算等產業不需要排隊,香港則放寬未盈利生技公司也可IPO,但台灣跟國際創投的喜好嚴重脫節。

    據統計,2017年台灣上市櫃新挂牌家數總共是42家,比2016年減少18家,集資金額也比前一年下降42%,隨著鴻海大陸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通過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IPO申請,越來越多公司計劃到大陸試水,而香港交易所也傳出正在與台灣生技公司洽談,邀請台企到香港上市。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程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