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凝美術館推2018首展「失踪」的先驅者——譚華牧
何香凝美術館將於4月28日推出2018年首個重要展覽:「南國:譚華牧的畫日記」。這位出生於僑鄉廣東台山的畫家譚華牧,是中國現代美術史上一位「失踪」的先驅者,至今極少有人了解和看過他的作品,展覽將展至6月17日。1956年,畫家譚華牧從澳門回到廣州定居,他的最后20年在這個南方城市度過。歸國后他日復一日地面對身邊的景致進行寫生和構思,繪制了大量畫稿,其中很少一部分發展成了油畫作品。在不少畫稿的背面,標有詳細日期——本次畫展將以這些「畫日記」為線索,回顧這位現代藝術家的卓越畫業。
譚華牧生於1896年,1919年進入東京美術學校學習西洋畫,1924年歸國后,在廣州、上海等地多所美術學院任職,引領一時之風氣。抗戰期間,譚氏移居澳門,戰后回到廣州,出任廣東省立藝術專科學校教授兼總務主任。20世紀40年代末期,譚氏重返澳門,1956年再次回到廣州,與家人團聚,此后擔任廣東畫院畫家,直至1976年去世。
譚華牧是20世紀最早嘗試中西畫風融合的現代藝術家之一,20世紀20年代他被視為新派洋畫代表人物:這種糅合了后印象派、野獸派以及文人畫意的新風尚,代表了早期中國現代藝術的成熟發展。
本次展覽除了展示譚氏歸國前后的代表作之外,大部分作品和珍貴文獻是首次與觀眾見面。展覽深入介紹了這位現代隱士獨特的跨媒介工作方式,同時,還揭示了一個久被遺忘的美術史現象——由譚華牧、關良、丁衍庸等留日藝術家,共同發展出的中國現代繪畫的創新之路。香港商報記者黃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