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恐懼救了譚醫生
2018年 04月 23日 09:44    香港商报
 

    作者:路人甲

  在鴻茅藥酒事件中,輿論鬧得轟轟烈烈,人們紛紛第一時間將矛頭指向了鴻茅,這犯了一個最大的錯誤,而真正的主角抓人的內蒙古涼城公安也許在背後正偷笑。

  昨天的譚醫生,明天的自己?

  正如社會上騙子太多,如果沒有騙死人,誰也不會多關注一眼,像鴻茅藥酒這樣過度營銷、涉嫌違法違規的廣告案,每天都在發生,人們也麻木了。所以該公司每年砸20億元廣告都沒完全火起來,但是內蒙古涼城縣警察年初的一次千里跨省抓捕行動,卻讓它徹底「火」了,所以真正的主角應該是涼城公安,鴻茅藥酒只能屈居配角。

  一個人在互聯網上發了個不當的帖子,或是在生活中犯了個小錯,他就有可能被抓進監獄,甚至遭遇更嚴重的懲處,這樣的可能性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是絕大多數人無法接受的,因而也是全社會和所有個體最恐懼的。

  當事人廣州的譚醫生,因為發了一篇名為《中國神酒「鴻毛藥酒」,來自天堂的毒藥》的網文,就被抓進去了,所以真正引發輿論大潮的爆點,是深藏在萬千網友內心的那種對於公安偵查濫權的恐懼,拯救了譚醫生。

  日前重獲自由後的譚醫生,還有他老婆,首先感謝媒體,而不是感謝法律。這多麼值得回味,更準確一點來講,是值得玩味。

  假如沒有互聯網和媒體,譚醫生的結局會如何,但媒體輿論與其說是幫助了譚醫生,還不如說是幫助了自己,曾經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記者被抓也屢見不鮮。而且對於缺乏安全感的每一名網友來說,昨天的譚醫生或許就是明天的自己。

  失去自由最大恐懼

  目前上級檢察機關已認定,譚案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這應該是權威的了,而涼城公安作為專業的執法機關,抓人前難道就判斷不了?在「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前提下抓人,一直是公安的老毛病,能治此頑疾的「藥酒」似乎還沒有生產出來。

  對公安的偵查活動,特別是刑事強制措施,事中缺乏監督,事後缺失審查,很容易導致公民有冤無處去申。這樣的案例百度一下,實在太多,對於公安濫用刑事強制措施,最好的結果就是事後追訴國家賠償,但這也只是盡到一個救濟責任,再說了罰國家的錢,能真正讓公安警官們肉痛麼?

  曾經人們形容健康的重要,說財富是0,健康是1,沒有健康,再多的財富無意義,其實與健康比起來,自由更重要,沒有了自由,生命都無意義,又何談財富的意義。就像鴻茅譚案這樣,對自由的侵害,是社會和個體最大的恐懼。

  當然,即便主角涼城公安本身,或許也是警在江湖身不由己,而作為普通人,更無法改變現狀,真要是碰上了,那就只能祈禱像譚醫生這樣地再幸運一回了。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吴梓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