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常以為自己擔當一個改變市民不良行為的角色,當樓宇市場太多「炒賣」,政府便大量增加交易成本,推出一系列辣招。可是,樓價之后的走勢大家清楚不過,就是有升無減。撇開炒賣本身是好是壞,辣招懲罰買賣交易,直接令成交量下降,反減少市民選擇,亦無助因量化寬松現金購買力下降而導致樓價上漲的問題。
同樣,市民認為要減低膠袋用量,增設膠袋稅是一個有效的政策。膠袋稅是否環保,見仁見智。如果商戶轉用紙袋,便可以不用交稅。紙袋本身須用更多資源制造(高達7倍),而紙袋亦不能用作垃圾袋。其實,簡單想想,平常我們從超市或商戶得到的膠袋,通常都不會直接扔進垃圾桶,而會再用。筆者就會用來裝家里的垃圾,然后才弃掉。膠袋稅,可能減少市民在超市和其他商舖獲得膠袋,但沒有減少市民用膠袋作垃圾袋。膠袋稅設立之后,膠袋銷售不跌反升。是否政策引致反效果,例如因為付了5毛就覺得已經解決膠袋的問題?
如果政策不能達到預期效果,甚至令情形更差,便應取消。可是,很多環保人士從不接受事實。以膠袋稅為例,環保團體見銷售不跌反漲,仍要求增加稅費。
其實,筆者對環保并不抗拒。如果大家自願改變行為,節省資源,減少污染,絕對是一件好事。可是,用法例禁止市民的行為,造成反效果,是獅子山學會想阻止的事。
英國政府最近想立法禁止膠飲管,可是,最近有報道指,有腦癱人士呼吁政府考慮他們的情况。原來腦癱人士對於身體肌肉控制比其他人困難,即使是喝水,也并不是其他人一般簡單。故此有腦癱人士勸政府不應禁止膠飲管,而他的論點,應該予以反思。
獅子山學會認為立法禁止膠飲管,將會帶來很多壞影響。最近有報道指有餐廳用不鏽鋼飲管,但因長期沒有清潔飲管內側,令大量污垢積聚,極不衛生。
如果政府立例禁止膠飲管或者膠袋,只會造成反效果,最終令市民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