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商報頭條

新經濟點亮港交所「錢途」
2018年 05月 10日 00:00    香港商报
 

    據最新業績報告,港交所首季純利及收入均創歷史新高。市場關注,自去年以來,港交所股價一直小跌大漲。展望未來,其股價能否隨業績大增勢頭而一路向上?

    「北水」成為市場活水

    回顧2017年年度業績,港交所純利增長28%,表現可謂上佳。深究原因,離不開港交所和兩地市場在改革方面作出努力。其一,港股通的開通,引入「北水」明顯提高了交易量。據其年度業績公告顯示,來自「互聯互通」的收益逾4億元(港元,下同),按年大增1.3倍。其二,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於去年年末提出改革新方案,允許「同股不同權」公司來港上市,引入新經濟公司這一利好消息亦帶升了港股交投氣氛。

    至於今年首季成績亮麗的原因何在?在於有更多新股來港上市。業績報表顯示,今年首季港交所共有69隻新股上市,按年大升73%。

    簡單來看,港交所業務并不复雜,收入主要與上市、交易、結算、數據、存管費用挂恥。換言之,越多企業來港上市,收入也就越多;港股日交易量大,港交所業績水漲船高。畢馬威較早前即預計,香港今年集資總額將達2500億元;德勤亦預計,今年本港將有150至160隻新股上市,集資介乎1600億至1900億元。

    上市新規增港股「磁力」

    展望今年餘下時日,最受市場關注的莫過於港交所今年4月尾推出了港股制度變革H股全流通、允許「同股不同權」及未有收入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互聯互通」機制額度放寬,這一切或將吸引更多優質的海外新經濟企業來港上市,必將帶動港交所上市費收入。長遠來說,新機制能提升香港市場吸引力,可帶動更多資金來港,激活交投,利好港交所交易費營收。

    現時,小米集團已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請,為「同股不同權」制度打響頭炮。早前市傳其估值將達1000億美元(約7800億港元)左右,或成2014年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后全球最大IPO。雖然目前市場仍對其估值存歧義,惟對港股市場來說,小米上市只是開始,或將有更多內地「獨角獸」企業利用港股平台,再以CDR(中國存託憑證)回內地挂牌,不排除百度、京東、螞蟻金服等市場「大佬」心動。概言之,港股市場「錢途」不可限量。

    香港商報記者邱媛媛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