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美貿易談判膠着之際,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上周首次訪問日本,將國人的目光再次聚焦於日本這一近鄰身上。日本重新進入中國視野,不僅是中國外交上的一步妙棋,也是中美貿易紛爭短時間內難以化解之下,中國實現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
中日之間固然有着無法抹去的沉痛歷史淵源,但中日關系向前看永遠是現實的選擇。改善與日本的關系,凸顯中國決策層眼光長遠。在中美貿易爭拗未定的當下,加強與日本的技術與經貿合作尤顯迫切。
解讀不一樣的20年
說到日本,內地經濟學家常常用「失去的20年」來形容其經濟發展狀况。然而,中國人眼中「失去的20年」,在日本人眼中有着完全不一樣的解讀。
上世紀90年代,日本在與美國簽訂廣場協議之后,日圓大幅升值,導致樓市泡沫破滅。據經濟學家估計,日本為泡沫經濟付出了超過6萬億美元的慘重代價。但以此為契機,日本成功將樓市資金引導到實業創新中去。事實上,過去20年是日本成功實現經濟軟着陸的20年,日本藉此苦練內功,完成了經濟轉型與產業升級。如今,日本仍然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繼尼康在內地關廠后,近日奧林巴斯位於深圳的廠房亦關閉,再次引發日本電子業衰退的議論。雖然表面上看來,在全球電視機、手機、冰箱、洗衣機、冷氣機等消費電子領域,日本企業已難覓踪影,而被韓國三星、LG取而代之,中國格力、海爾、海信、華為、聯想等也迎頭趕上,但表象背后的事實卻是,日本電子企業雖從大眾消費市場退出,其在上游核心部件和商用領域里的話語權卻在穩步提升。正由於看到了家用消費領域微薄的利潤空間,日本家電企業及時轉型,在新技術領域提前布局,為迎接下一輪新的大眾消費市場的競爭做好了準備。
我們看到,松下、夏普等從傳統家電轉向汽車電子、機器人、人工智能、住宅能源、健康醫療、商務解決方案等。僅在手機領域,蘋果或三星大量使用日本零部件,中國智能手機更是如此。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松下在北美與特斯拉合建電動汽車電池超級工廠,號稱「有路必有豐田車」的日本豐田,近年來的盈利也遠遠超過了中國的騰訊、阿里、華為和吉利。
技術創新領先中國
日本在技術創新方面,已遠遠走在了中國的前面。在2016年國際權威機構湯森路透發布的全球創新企業百強榜單里,美國占據39家,日本34家,僅次於美國,而中國僅華為一家入圍。
為何經濟學界有「日本失去20年」的幻象?是因為從傳統的考量一國經濟的指標--GDP增長率來看,過去20年日本經濟增長率一直在1%到2%徘徊,后10年甚至下滑至1%以下。
出現這一數字的背后是日本社會老齡化帶來的勞動力人口大幅減少,但日本的勞動生產率卻在「失去的20年」間出現了大幅提升,與此同時日本人平均工作時間出現了大幅下降。日本企業的利潤也沒有明顯下滑。在美國明晟指數MSCI全球指數四大地區上市公司,從2000年至今的利潤份額變動中,日本企業的份額一直保持在10%左右,長線看沒有所謂的衰落。
尽管在「失去的20年」中,日本在宏觀層面的經濟數據并無多大起色,但在微觀層面,日本企業的創新生生不息,成為推動日本經濟持續發展的強大引擎。日本建立在創新基礎之上的這一蝶變,令如今日本在技術話語權和產業鏈掌控力上占據絕對的優勢。此次李克強訪日之行在將中日經貿關系重新帶向正常軌道的同時,亦為中日共同反對保護主義,維護自由貿易帶來契機,可以說為中日雙方進一步務實合作定下了良好基調。在中日關系中,中方手握的一張大牌是龐大的國內消費市場。面對中國高額的總需求,如果特朗普政府一意孤行對中國實行貿易封鎖,那麼中國必然從日本、韓國等進口對冲。隨著中國日益發展,這種市場需求在中日關系中的權重將越來越大。
而另一方面,面對美國可能實行的技術封鎖,中國可考慮從擁有諸多高新技術產品的日本進口,實現對美國進口的替代。為此,我們樂見中日經貿關系更上層樓。香港商報記者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