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沈祖堯:中央資金解港科研「缺水」難題
2018年 05月 16日 09:59    香港商报
 

    沈祖堯:中央資金解港科研「缺水」難題

    【香港商報訊】記者馮煒強報道:對於習近平主席對在港兩院院士來信作出重要指示,聯名信發起人之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習主席的指示,帶來科研經費過境香港使用等制度性突破,對香港科研人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強心針」。

    習近平主席指示明言「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沈祖堯認為,香港藉本身優勢,可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城市合作,包括加強與區內院校科研交流及吸引區內企業投資,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習主席的指示為香港院校及科研機構申請國家科研基金提供了便利,將解決香港科研資金不足等實際問題。

    港科研可與灣區企業加強合作

    沈祖堯稱,香港一向在生物科技、醫療等方面的臨床研究有明顯優勢,以往在相關領域發表的研究論文,在國際上亦有較大影響力。同時,香港科研團隊向來與國際接軌,具國際視野及豐富經驗。香港應利用自身優勢加強與區內院校的科研交流,開展共同研究。他舉例指,目前本港已有大學,與中科院及大灣區內著名大學(如暨南大學、中山大學等)在幹細胞及生物醫藥上有合作研究。他指,雖然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具體規劃仍未出台,但香港的大學與大灣區內的院校可以先行就某些範疇開始合作研究,待科技園完成規劃後再遷入。

    除院校交流外,沈祖堯還說,大灣區內很多科技企業及藥廠都希望投資具國際水平的科學研究。另一方面,香港科研發達卻未能將其成果產品化。因此,與灣區企業合作,正好給雙方共贏的機會,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繼而推動灣區經濟。

    中央跨境資金助力兩地科研合作

    習主席作出重要指示後,香港院校及科研機構可申請國家科研基金,並將資金直接跨境在港使用。對此,沈祖堯表示,這將促進科研資金流動,解決香港科研「缺水」問題。他解釋稱,香港有較高科研水平,惟欠缺科研資金。此前,即使香港院校及科研機構獲得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或國家高科技研究計劃(863計劃),但國家批出的研究經費卻不能在港使用。香港科研機構只能向特區政府申請相關研究經費,可惜僅介乎數十萬至不足百萬元,這在科研開支上遠遠不足。

    他續指,新計劃下,香港科研機構可與內地機構一同申請國家科研基金,相關資助基金規模可高達數千萬元,且可直接跨境在香港使用,這顯然有助於促進香港科研機構與內地相關機構合作的意願。他形容說,習主席重要指示對香港是重要的「強心針」。

    寄語港青堅定科研抱負

    對於香港科研發展,沈祖堯坦言,香港欠缺本土科技企業或大型藥廠,學生在畢業後難以從事相關科研工作,最終還是要轉行或做普通打工仔。

    為此,他勉勵從事科研的青年目光要放長遠:「我從事科研幾十年,沒有一項科研項目是一兩日或是一兩年可以完成的。青年人在解決生活基本所需前提下,應堅持科研抱負。」他強調,正因科研不能在短時間內見成果,政府的行業政策才更需有持續性,以支持科研發展。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香港商报实习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