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沒童年的兒童節
2018年 06月 04日 08:56    香港商报
 

    作者:流深

  筆者所居住的小區,似乎是一個兒童比例相當之高的社區。證據除了社區裏無時無刻不傳來孩子玩耍的喧鬧聲(以及幾乎是1:2比例出現的遛孩子父母和爺爺嬭嬭),還有小區外的商業門臉分布--在這裡,各式各樣的培訓機構佔據了幾戶一半的臨街商鋪,外語、音樂、書法、舞蹈、智力開發、機器人……產業聚集程度之高遠勝周邊的小餐館和小超市。

  所以毫不奇怪,早在六一到來之前,物業就早早貼出了通知:為歡度兒童節,小區將舉辦聯歡晚會,邀請所有有才藝的小朋友們參加……不出意外,活動正是小區外的那些培訓機構贊助。眼看在酷熱的天氣之下,不少小朋友很早就化好妝、穿上戲服,頂?烈日前來彩排;在一旁的家長則顯得比孩子更加緊張,不時在旁指點、大聲呼叫。據說,留在學校的孩子們經歷也大同小異:不是去表演節目,就是去看表演節目。難得的一個兒童節,搞得孩子們比平時還要忙碌。

  嬰幼兒行業利潤極高

  回看改革開放40年,或許沒有哪個行業能夠像「嬰幼兒行業」這樣經歷完全從無到有的巨大改變。事實上,在其他行業隨?競爭加劇而利潤率不斷降低的同時,建立在計劃生育、儒家文化等特殊國情之上的中國嬰幼兒行業,目前仍舊保持?極高的利潤率且市場仍在不斷擴大。由兒童概念衍生出的服裝、食品、教育、玩具、金融等,目前仍多數被視作有巨大潛力的朝陽產業。正如商業改變了許多傳統節日的內涵一樣,無怪乎兒童節成為商業利益不斷挖潛的「大肥肉」之一。

  尤為重要的是,「兒童」的概念事實上是一個隨着時間不斷被社會重新「定義」和「開發」的。正如法國作家菲利普‧阿利埃斯在《兒童的世紀》中指出的,童年事實上是一個非常新的概念,「在中世紀,童年的觀念並不存在」,在當時兒童的形象只是成人的「侏儒版」。直到工業革命後中產階級的興起,「兒童」、「童年」的獨立價值才被逐漸確立下來,直至20世紀成為全世界的主流共識。

  不以快樂為目的節日

  基於這樣的「社會建構論」,大家也就可以理解,為何一些和兒童節八杆子打不著的人卻也在兒童節裏莫名興奮。在朋友圈裏,不少本該在工作日裏忙碌工作,沒有家庭沒有孩子的年輕人,也在六一這一天忙不迭的在朋友圈裏發着些「大家兒童節快樂」、「我還是個寶寶」、「心態好人人都是兒童」的嬌嗔--一方面,商業力量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不斷的將「兒童」觀念大眾化,以營造人人有資格消費的社會氛圍;另一方面,則是在蠅營狗苟的現實瑣碎之下的成人們,也在這一天利用難得的「兒童」資格來短暫的卸下身上的責任,緩解撲面而來生存壓力,以一場嬌嗔當作短暫的放鬆。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無論是出於商業利益的推波助瀾,還是社會意識的巧妙迎合,參與兒童節狂歡的,從來都不是那些沒有絲毫話語權和社會資源的兒童們自己。真正有資格參與兒童節的孩子們,正在提着書包、小提琴和演出服,在成人世界早已搭建好的舞臺上,露出虛假而討好的笑容。或許,還是尼爾‧波茲曼說的對:童年已死!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吴梓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