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積極推動金融科技發展,特首林鄭月娥昨表示,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同時擁有高度發達的資訊及通訊科技產業,是結合創科和金融的理想地方,認為在金融科技方面大有可為。的確,俗語有云「做生不如做熟」,金融業作為本港經濟的四大支柱產業之一,根基深厚,累積了豐富的金融知識與行業經驗,在這個熟悉的領域上深入發展,力推金融科技,無疑是最有效率的辦法,可望短期內見到實質成果,為港增添新優勢。當然,香港亦須突破本地市場狹窄的不足,借助大灣區建設的契機,拓展金融科技的應用空間,提供多種金融服務和支持,應是香港未來發展的核心內容,也是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必然途徑。
金融科技的價值,是借助快速、開放、共用等特點的技術手段,將以往复雜、繁瑣的金融服務流程簡化,用戶可以即時和便捷地在平台上進行消費、理財、交易,彌補了諸多傳統金融行業長期以來存在的不足,對傳統的實體經濟業務來說,可以提升效率、減省成本。過去幾年,香港加大投入力度,金融科技生態快速發展,業務涵蓋區塊鏈、移動支付、網絡安全、人工智慧、大數據、程式交易等應用研發,當中包括推出快速支付系統、金融科技監管沙盒、引入虛擬銀行,并加強跨境金融科技合作,致力培育本地金融科技人才,全面推動金融科技創新。而香港的金融科技公司也吸引了相當多投資,3年間投資在香港的金融科技公司累計的款額已達9.4億美元,差不多是在澳洲和新加坡的總和,顯示在政府和業界的共同努力下,香港金融科技發展有迎頭趕上的趨勢。
發展金融科技,本港是有先天優勢的。在科技方面,香港聚集了全世界頂尖的科研機構,有着很強的專業服務、完善的資訊及通訊基礎設施和各類研究專業人才;在金融方面,香港是知名的國際金融中心,擁有成熟發達的金融專業知識、資源和基礎設施。同時,香港還迎來強勁東風,就是中央明確表示要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這些都為香港創造了優越條件。相比進入陌生的領域,另起爐灶發展其他創科項目,香港鎖定在金融科技發力以尋求成效,是務實和明智的。
用好粵港澳大灣區有利條件,全面深入與內地灣區城市進行合作,是香港推動金融科技發展的捷徑。本地市場規模較小,金融科技服務的受眾不足,成為制約本港金融科技發展的因素之一,而規模宏大的大灣區建設,則提供可即時發展的空間,以及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例如香港是全球金融和服務業的重鎮,可協助深圳科企發掘創新技術與金融服務的商機,而深圳金融科技發展快速,能將一些較為合適的方案引入本港,通過港深聯手,產生協同效應,提升金融要素運轉效率和效能,有助打通金融市場,給香港的金融科技找到用武之地,在境內境外提供金融服務。而在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和中央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背景下,大灣區集合國際金融中心、「一帶一路」金融服務中心、人民幣離岸中心等優勢,香港發展金融科技的前景堪稱明朗。
香港商報評論員 周武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