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局大灣區考察團訪穗深惠
鄉事冀獻力發展 促兩地城市共融
【香港商報訊】記者周駿報道:新界鄉議局粵港澳大灣區考察團於上月31日起,一連三天前赴廣州、惠州及深圳參觀考察。鄉議局主席劉業強及副主席林偉強擔任正、副團長,一行成員包括27位鄉委會正、副主席、局執委、顧問及青年精英近70人。中聯辦新界工作部劉林部長擔任該團榮譽顧問、張肖鷹副部長擔任名譽顧問。
去年初推出成世界第4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是去年初全國人大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正式推出,大灣區由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肇慶、惠州及江門的城市群組成,是繼美國紐約都會區、美國舊金山灣區和日本東京都市圈之后,世界第4大灣區。
5月31日下午,考察團首站考察大灣區廣州「南拓」的重要經濟點之一廣州港「南沙集裝箱3期碼頭」。碼頭面積223公頃,距離澳門41海里,十分便利。
據碼頭港務人員介紹,第3期碼頭工程總投資約75億元人民幣,設計能力為處理570萬個標準貨櫃箱,6個萬噸級貨櫃輪深水泊位和24個駁船泊位,連同先期建成的1、2期碼頭,共計16個萬噸級深水泊位(水深15.5米至17米);裝卸岸橋共61台,可為排水量17萬噸大型貨櫃輪提供接卸作業。
現時,南沙港區已開通的內外貿貨櫃輪航線117條,貨櫃駁船支線60條。有團員表示,即使在香港也沒有機會參觀貨櫃碼頭,有幸到此參觀考察,更深感該港口發展潜力巨大。
到訪「廣東矽谷」仲愷高新區
同日下午,考察團參觀位於廣州海珠區的科大訊飛(深交所:002230)的華南分公司。在公司展示廳大屏幕前,導賞員介紹,該公司中文語音合成、語音識別、聲紋識別及口語評測等多項技術上擁有國際領先的成果。之后,導賞員通過屏幕示範閱卷演示系統,當導賞員以普通話對着咪邀請「各位領導體驗該系統」時,屏幕迅速展現一行語音轉換的文字。團長劉業強接過咪,以普通話講「我們來自香港新界的」,結果,字幕顯示「我們來香港境界(新界)的」,頓時惹得滿堂笑聲。有團員問導賞員有無客家話識別?導賞員稱,已有粵語,暫無客家話。參觀於歡樂中結束。
翌日上午,考察團參觀位於灣區東端的惠州市。陸地面積為1.12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為4520平方公里的惠州市,現有一個國家級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一個國家級的仲愷高新區,后者培育出TCL、德賽等一批大型企業集團,經濟發展不容小覷。
有「廣東矽谷」之稱的仲愷高新區,考察團參觀園區中的潼湖生態智慧區項目科技小鎮。在展廳內,團員們觀看科技小鎮規劃的巨大沙盤,許多鄉紳對以濕地與住宅融為一體的規劃布局大加赞賞。團友邱榮光看到展示一塊太陽能板制造的波浪形屋瓦時愛不釋手,頻頻地向在場團長和團友們介紹這款建築物料的實用性;另一名團友陳漢錕對物管智慧應答機頗有興趣,不停與此對話,惹來其他團友駐足分享。
巡視年內通車蓮塘/香園圍口岸
同日,考察團參觀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000100)液晶產業園。作為TCL液晶電視整機一體化制造、科研基地,其展示廳的「智能雲拼接整體解決方案」巨型屏幕是TCL創新科技產品,可應用於城市交通、安保等城市公共管理之中,可將指揮調度系統中所有的視頻采集信號、業務信號、地理信息的超高分動態底圖等接入LCD拼接大屏幕中,并進行智能化、可視化的呈現和管理,團友們通過大屏幕清楚看到公路交通情况。
考察團最后一日行程前往與本港新界一河之隔的深圳,見證深圳在國家改革開放40年來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的成果。考察團先參觀的蓮塘/香園圍口岸,擬定年內通車,屆時新口岸大大縮減由香港往深圳東部及粵東地區以至鄰近省份的時間,有助促進港深及粵東地區的發展。
該項工程深圳方人員介紹,現時旅檢大樓部分工程完成,口岸設計交通量確定旅客每日3萬人次,客貨車每日17850輛。
被深圳稱之為深圳「特區中的特區『前海』」,背靠深圳寶安機場,與香港隔海相望。團友於前海展示廳通過視像介紹,認識前海其中功能之一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定位為未來整個珠三角的「曼哈頓」,側重區域合作,重點發展高端服務業、總部經濟等,并作為深化深港合作及推進國際合作的核心功能區。
最后參觀「深中通道」集群工程
考察團最后行程是參觀建造中,連接深圳、中山的「深中通道」。此工程為世界級超大的「橋、島、隧、地下互通」集群工程,通過复雜施工標準降低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現場工程人員介紹,大橋起點背靠深圳寶安機場的客貨空港,交通方便。該通道全長24公里,采用雙向8車道高速路標準(港珠澳大橋按雙向6車道設計),設計時速每小時100公里。屆時從中山快速直達深圳,通車時間由以往的2小時縮減為30分鐘,勢將大大緩解虎門大橋的交通壓力,亦將粵西與大灣區同步發展。對香港而言,未來除了可通過港珠澳大橋前往珠海之外,亦可通過「深中通道」將其影響力輻射至中山及周邊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