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商報頭條

大灣區成港最大機遇
2018年 06月 14日 00:00    香港商报
 

    林鄭指天時地利人和皆備

    大灣區成港最大機遇

    【香港商報訊】昨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會見世界中文報業協會粵港澳大灣區考察團成員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香港下一步經濟發展的最大機遇,能為香港的經濟、社會、民生的發展帶來很大的潜力和動力。目前,大灣區已具備「天時、地利、人和」三大積極因素,在短短一兩年間已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她希望海外華人也能夠了解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性,期望未來能吸引更多海外人才建設發展灣區。

    談及粵港澳大灣區,林鄭月娥指出,在「天時」上,大灣區概念近年已經從珠三角發展直接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林鄭續指,中央出台的突破性政策,讓香港在大灣區發展充滿了信心。最近,中央又公布了支持香港科技創新發展的新計劃,讓香港科研機構享受到國家支持科創的稅收政策,香港科研人才也可申請中央資金,這是內地與香港科研加強合作的重大突破。

    打造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

    在「地利」上,林鄭表示,大灣區將建設「一小時生活圈」,拉近港深廣距離,而且沿線還有很多有潜力的地區,如高鐵沿線的虎門、南沙。林鄭對高鐵香港段開通后,香港連接國家高鐵網絡、拉近香港和內地距離充滿期待。

    林鄭續說,未來港珠澳大橋能把香港和廣東西部聯繫起來,以后只需一個小時就能到達珠海,往后還有虎門二橋、深中通道,可以經廣東西部聯通廣西再到越南,香港就能與東盟聯繫起來。另外,蓮塘口岸亦將開通,屆時能達至東進東出、西進西出的便捷,「這是港深第七個口岸,開通以后就會有5個車路、2個鐵路口岸,兩地即日來回上班就可實現,港深兩座城市通過大灣區實現共同發展」。

    粵港澳三地可望合作共贏

    在「人和」方面,林鄭表示,往后需要四方緊密聯繫推動灣區建設,尤其是城市間要優勢互補、分工合作,加強協調及互諒互讓。首先要靠關心大灣區發展的愛國愛港人士,在大灣區的經濟、商貿、旅游、投資、文化以及體育等方面,透過各種活動組織和團結起來。她引伸道,(自己)跟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合作多年,也透過打造河套地區促進深港合作,有一個很好的「人和」因素,「現在香港與廣東省有着很好的合作,所以在國家支持、兩地聯繫下,我們對灣區是充滿期盼。」

    對於限制香港未來發展的土地短缺與勞動力不足兩大問題,林鄭亦希望能有機會通過大灣區得到緩解,「透過大灣區減低土地及人口老齡化的壓力;而科技人才及勞動力也需在大灣區提供部分人力」。她強調,粵港澳三地要繼續緊密合作,做到互補共贏、協調互諒,才能推動大灣區發展。

    港府將續安排議員內地考察

    林鄭表示,早前特區立法會部分議員參訪大灣區后,都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很有潜力,區內各城市積極有為,亦認識到香港在大灣區可以保持獨特優勢。她透露,特區政府願繼續安排議員到內地考察。

    此外,林鄭希望海外華人能夠了解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性,尤其是美國紐約和加州灣區的華人,「大灣區未來希望吸引來自硅谷的人才,以他們的經驗建設灣區」。她還希望在粵港澳大灣區設立著名大學的分校,能夠多吸引一些海外人才來灣區發展。

    林鄭隨后還回答了媒體提問,認為廣州、深圳等大灣區城市對香港青年吸引力很大,為香港青年向上流動提供了機會。

    昨晚,林鄭出席活動時亦指自己曾到訪灣區2次,認為有很大潜力和機遇。而昨早出席立法會質詢環節時她亦表示,大灣區建設最重要的先決條件是,做得到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更暢通無阻地流通。若有問題三地政府都會透過稍后出台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進行商量;如需中央政策配合,亦會聯同廣東及澳門行政首長盡力爭取。

    據了解,為期6天的世界中文報業協會粵港澳大灣區考察團,包括韓國、加拿大、馬來西亞、柬埔寨和港澳地區共18家媒體,前往大灣區內香港、澳門、深圳、珠海等地采訪,旨在深入了解大灣區建設發展情况,以華文媒體作為橋梁,促進海內外人士為大灣區建設作出貢獻。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