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人民幣業務 港須下足功夫
2018年 06月 26日 09:19    香港商报
 

    人民幣業務 港須下足功夫

    颜安生

    僅僅在14年前,人民幣在香港還很難尋覓到蹤影,經過特區政府向中央政府尋求支持,2004年初,中銀香港(2388)宣布,自2004年2月25日開始,正式在港推出人民幣清算業務,為已簽訂清算協定的40家香港銀行提供存款、兌換及匯款的清算服務,並公布了相應的實施細則。自此,港銀開始試辦個人人民幣業務,包括存款、匯款、兌換及信用卡業務。

    2005年7月,人民幣啟動匯改,在人民幣升值預期的驅動之下,香港的人民幣開始逐漸增加。據金管局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在港人民幣存款達576億元(人民幣,下同)。2010年7月份香港的人民幣存款才剛達到1000億元,而2011年的2月底已經超過4000億元;而2011年年底香港的人民幣存款超過6000億元;直到2014年3月底香港人民幣存款為9449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在推動人民幣業務多元化方面,香港也取得可喜成就,譬如,2012年8月22日港交所(388)正式公布,將於9月17日推出全球首隻人民幣可交收貨幣期貨合約;2014年的4月8日,港交所在期貨夜市之中加入了人民幣期貨的內容。此外,港府在推動點心債方面不遺餘力,2007年至2009年,香港累計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380億元。截至2015年上半年,香港人民幣離岸債券餘額5000億元。

    人民幣資金池萎縮

    然而,遺憾的是,自2015年以來,香港的人民幣業務有不斷趨於萎縮的迹象。資料顯示,香港的人民幣存款及存款證總規模在2015至2017的3年內萎縮47%至2017 年年底的6180億元。根據金管局今年5月31日公布的最新資料顯示,今年4月底香港人民幣存款為5976億元。也就是說,香港人民幣資金池規模目前僅相當於2011年的水平。

    與此同時,人民幣貿易結算亦呈弱勢,結算金額在兩年間下降43%至2017年39270億元,只相當於2013年的水平。不僅如此,其他人民幣業務如點心債發行、境外投資者購買人民幣債券及香港人民幣RTGS交易、人民幣股票等業務也都普遍出現萎縮或者停滯狀態。

    香港一直號稱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中心,的確,在2004至2014年期間,受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刺激,香港的人民幣業務蓬勃發展,人民幣資金池也急劇膨脹,相對於其他人民幣離岸市場是名符其實的全球第一。自2015年之後,隨着人民幣進入貶值通道,無論港人還是國際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抱持謹慎態度,在這種背景之下,香港金融業界沒有能夠為人民幣業務的深化而做更多的開拓創新工作,反而是隨波逐流任由市場盲目引導。

    港人開始重視人幣資產

    自2017年開始,人民幣結束了幾年的貶值周期,表現得越來越堅挺,相反,聯繫匯率卻屢受衝擊,一直在弱方保證線上下徘徊。此時,港人和投資者又開始重視起了人民幣資產。然而,人們會發現,人民幣資產可選擇的管道和產品還是原來那些,幾乎沒有變化。

    必須看到,隨着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保守估計,人民幣離岸市場規模佔在岸市場規模的比重最終應該不會低於15%(離岸美元存款等於美國本土美元規模的大約30%比例)。按照目前中國內地的貨幣供應速度,10年之內M2的總規模應該超過200萬億元。也就是說,10年之後,人民幣的離岸市場規模將有可能達到30萬億元之巨,試想,如果香港這個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中心要搶奪這塊蛋糕,事先不做好充分準備怎麼可能抓住商機?因此,香港一定要吸取前期人民幣業務萎縮的教訓,下足功夫,開拓人民幣業務市場。

 
(來源: 香港商報) 編輯: 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