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如何看內地降準
2018年 06月 27日 09:21    香港商报
 

     早前筆者接受一家英文國際媒體專訪,討論內地及香港資本市場表現,筆者沒有想過媒體其後竟作頭條報告,反映出國際市場對內地市場的關注。中國人民銀行早前宣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釋放接近7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5000億元將推動債轉股,協助資不抵債企業渡過難關,另外2000億元則用於輕小微企業融資困難。

    內地經濟面臨挑戰

    筆者認為債轉股的用途較為特殊,始終內地銀行在權衡風險時,股權風險權重較債權為高,銀行未知是否願意採用表內資金去進行債轉股,或是通過子公司進行,值得關注。筆者認為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主要是調控內地經濟為主,對穩定人心有一定的作用。

    內地經濟仍須面對不少風險,特別是防範及化解金融風險,是國家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跨越的重大關口,因而,內地經濟面臨的陷阱正反照出目前宏觀經濟面臨的兩大挑戰,即去槓桿與應對中美貿易衝突。內地下半年及未來長期的宏觀經濟的運行都取決於國家將如何跨越陷阱。

    人行料難採用全面寬鬆

    從目前經濟增長出發,結構性去槓桿影響到房地產與城投平台的資金來源,明顯壓低了內地房地產與基建投資的增長速度。與此同時,海外市場經濟復蘇力度的減弱有可能為內地出口帶來壓力,但內地消費有望維持平穩增長。

    為平衡內部經濟的挑戰,以及貿易戰的影響,下半年,收緊信用和適當寬鬆貨幣仍將是中央的貨幣政策主基調,但人行可調整貨幣寬鬆的程度和節奏,同時亦將採取政策防範市場對信用違約出現過度恐慌的情況。

    故此,在下半年,內地信用風險暴露和債務清算會加劇,需要關注及評估潛在信用債違約主體的風險所在,分析其對債市及股市的衝擊。不過,整體而言,內地經濟結構並無明顯問題,經濟下滑的壓力亦輕於2014年,故此中央政府亦難以採用全面寬鬆的政策,投資界不宜期望過高。

    資深金融及投資銀行家 溫天納

 
(來源: 香港商報) 編輯: 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