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騰大戰」近日進入新階段。騰訊和今日頭條相繼稱遭遇黑公關,并向公安機關報案。黑公關浮出水面也受到廣泛關注,它是何方妖孽?為何連「頭騰」這樣的網絡巨頭都如此害怕,以至於紛紛求助官方力量來驅魔?
違法成本低收益大
近年來,隨着互聯網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以及網絡發聲渠道的增多,所謂的網絡黑公關事件頻發。ofo小黃車、360創始人周鴻禕、阿里巴巴等都曾表示,自己是黑公關的受害者。
黑公關做着「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的事,背后的利益鏈規模很大,還很有組織,往往由推手、槍手、水軍等多個部分組成。據專家介紹,尽管涉嫌損害商譽罪,但卻往往違規受益大、違法成本低。可以有效利用網友普遍的心理恐懼感和即刻轉發的擴散效果,輕易毀損對手的品牌美譽度,卻又可以藉助匿名身份或模糊主體的方式來逃避監管和懲治。
只認錢壞了名聲
立法、司法、行政三大傳統權力之外,媒體輿論一直被稱為「第四權力」。從前,公共輿論一直為官媒主導,普通個人無法分享這個第四權力。所幸科技進步,網絡新媒體時代來臨,人人都是自媒體,人人都是記者,人人都可以自由地發表作品,影響他人。雖然公共輿論仍然是官方主導的格局,但新媒體搶占了不少有利地盤。民間組織與群眾通過網絡,也能發揮一定的影響力。
按一般邏輯理解,這權力來之不易,應該珍惜才對,但令人困惑的事實是,民間在分享了「第四權力」之后,不姓「官」卻改姓了「錢」。網絡水軍出生伊始,就打上了銅臭的胎記,聲名欠佳。誰給錢,就聽誰的,只認錢,不認事實。人人都可以是記者,但不一定人人都有專業素養和職業底線。
所以當「錢」掌握了第四權力之后,連巨頭們都感到害怕了。不論第四權力掌握在誰的手里,這也再次印證了孟德斯鳩那句名言,「一切不受約束的權力必然腐敗。」哪怕權力在民間「普通百姓」手里,也是如此。
監管不宜簡單收緊
正如前述,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的各種法律監管還是空白,或者說起步期;黑公關是一筆「低風險高回報」的買賣,有無比的誘惑;新媒體的匿名性和主體分散性讓追責難度增加。種種因素疊加,如何監管是一個新媒體時代的新問題,也是一個新難題。
最讓人焦慮的是,還不是巨頭們的恐懼,而是黑公關的日益作惡,破壞了網絡輿論這一第四權力的整體生態。「頭騰大戰」的前因后果,誰是誰非,誰將最終勝出,似乎已經不那麼重要了。應該關注的反而是今日頭條和騰訊的雙雙報案,能否提供一個契機,系統地斬斷黑公關。同時也希望官方不要出於監管成本的考慮,簡單粗暴地大力度收緊網絡輿論,從而殃及網民的第四權力,讓輿論監督落空。路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