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華天寶千古殊勝
朝陽北塔精品文物深博展出
近日,深圳博物館年度大展「物華天寶:朝陽北塔出土文物精品展」開展,本次展出北塔所出三燕、北朝、隋唐,特別是遼時期重要文物近140 餘件組,包括瓦當、石刻、泥塑、舍利塔、金銀器等,品類豐富,展覽將免費展出至10月7日,觀眾可一睹遼代文明與佛教藝術的精髓。香港商報記者黃鶯
五世同堂寶塔世界唯一
1988年11月14日,遼寧朝陽的北塔天宮出土了一大批佛家寶藏,兩顆佛祖釋迦牟尼真身舍利再現於世,這是繼1987年陝西法門寺后佛教考古的又一次重大發現,轟動了海內外。同時出土的鎏金銀塔、金銀經塔和波斯玻璃瓶被鑒定為國寶級文物。朝陽北塔既是目前所知唯一一座「五世同堂」的佛塔建築,也是具有代表性的遼代佛塔。
遼(公元916-1125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契丹族在北方建立的草原王朝。佛教是遼代最核心、最主流的信仰,遺留至今的佛教文物是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尤以佛寺、造像與佛塔居多。
兩佛舍利同出一城,在全世界來說,只有遼寧朝陽,全國出土佛舍利的塔有七座,其中有兩座在朝陽。本次展覽分為「朝陽北塔的歷史變遷」與「遼代佛塔的供養世界」兩個單元。通過諸多精美文物,一方面展示「五世同堂」的歷史文化遺產朝陽北塔的建築藝術與歷史變遷;另一方面展示北塔文物獨有的歷史價值與藝術魅力,揭示文物所蘊含豐富的文化信息,讓公眾欣賞遼代精美的金銀器、珠寶、玉石等工藝美術的同時,理解遼代文明與佛教藝術,了解中國古代多民族國家的形成歷史與藝術。
據深圳博物館古代藝術研究部主任黃陽興博士介紹,朝陽北塔始於十六國時期三燕(即前燕、后燕、北燕)的和龍宮殿;其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於原址起建思燕佛圖;隋文帝時又敕建為安葬舍利的梵幢寺塔;唐玄宗時奉詔改建為開元寺塔;遼代重修并更名為延昌寺塔。前后共七百餘年,歷經三燕(即前燕、后燕、北燕)、北魏、隋代、唐代及遼代,總共五世修建。此后歷代未經大型修繕,因此有「五世同堂」之說。
國寶級經塔引人矚目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現場展出的金銀經塔為國家級文物,它由爐盤、蓮座、塔身、頂蓋組成。其構造如同俄羅斯套娃:鎏金銅爐盤上置銀蓋;蓋上鎏金銀蓮座內放一金蓮葉,其上為內藏銀經卷的圓筒形塔身;塔身用四重圓筒套合,從外到內,一、三重為金筒,二、四重為銀筒;一至三重鏨刻坐佛、菩薩、八大靈塔、蓮花等,第四重素面。筒內藏有刻有經文的銀片,展開后三米多長,同樣在深圳展出,經卷上字跡清晰可辨,其中一卷是常見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國寶鎏金銀塔為六角形三重檐式,由基座、須彌座、塔身、塔檐、剎頂組成。第一層塔身每面鏨刻一尊坐佛,應為釋迦牟尼和密宗五方如來,第二層塔身刻寫梵文字母,應是六佛梵文「種子」,第三層塔身刻梵文,當是「六字真言」,最珍貴處是在塔身內藏有題記銅板1件,銅板兩面刻字,一面寫:「重熙十二年四月八日與舍利同時葬此銀塔并摧碎小佛頂陀羅尼各一本」。
此外,現場還展出了石函,石函蓋四面刻了六飛天,石函身四面刻一組生動的哪吒指揮夜叉追殺龍王的圖案,黃陽興博士稱,這是「哪吒鬧海」最早的畫面,不過這里的哪吒和現在看到的孩童形象大不相同,而是哪吒護法的形象。哪吒的故事起源於佛教,根據密教儀軌,毗沙門天王眷屬包括五大太子、兩部夜叉羅剎以及功德天女等,其中尤以三太子哪吒最為著名。唐代文學小說中開始出現哪吒太子的護法形象,晚唐五代寺院講唱更是將哪吒的故事演繹得出神入化,之后通過民間講述,又成為斬妖除魔、降龍伏虎的少年英雄。從這塊石函可以看到哪吒最早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