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棒運離核四告吹
綠強推「非核家園」惹不滿
【香港商報訊】近年全台各地頻傳跳電,陷入缺電危機。但在各方質疑和批評中,台灣第四核能發電廠(核四)第一批燃料棒昨天凌晨運離廠區,等同宣告核四走入歷史。根據台電的后續計劃,從未投入運行的核四廠將會被拆除反應堆后轉型火力發電。
短期買主難尋
據島內媒體報道,昨天凌晨,台電將首批80束核四燃料棒裝上8台貨櫃車,運抵基隆港西碼頭,并於8點左右開始裝船。因為此次運輸的是有較大危險性和敏感性的核燃料,台灣當局「原子能委員會」進行了嚴格的檢查。台灣警方也出動了大批警力沿途戒備。據悉,此次燃料棒會送回美國后,將先進行拆解和儲存,找到合適買家之后就可以轉售。島內媒體援引不願具名的核能專家說,根據台電規劃,核四核燃料棒异地封存將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采整根燃料棒存放,時間預計到2022年為止,這段期間由原廠協助尋找買家;萬一無法在2022年以前找到買家,台電將啟動第二階段措施,將整根核燃料棒拆解成鈾料出售,時程規劃是從2022年到2025年。但專家表示,因為燃料棒是專為核四量身訂做,同型反應爐也僅有日本使用,潜在買主短期難尋。
兩千億泡湯只為政治考量
據了解,台灣龍門核電站位於台灣新北市貢寮區,為台灣第四座核能發電站。裝有兩台進步型沸水反應堆。2014年,由於島內此起彼伏的反核運動,時任行政院長江宜樺宣布核四完成建造和測試之后立即封存,不投入運營。
蔡英文上台執政后力推「2025非核家園」,停運核四是台電配合當局所謂「非核家園」政策,實現2025年停運全島核能目標的重要一步。2017年,隨着「非核家園」寫入台灣「電業法」,台電表示有意拆除核四廠,并將其改建為火力發電站。
在本批80燃料棒運出之后,台電還將在9月份運出第二批120束核燃料,核四廠內全部的1744束核燃料將在2020年全部運出。這些核燃料自2008年運入以來,從未投入過商業運行。有業內人士表示,過去投資2828.75億元(新台幣,下同)及相關基礎建設金額,另外還要付出封存期間的費用12.79億及燃料棒送往海外處理費7.46億元,經過一番折騰,總共2849億元(約合港幣731.9億元)全部付出流水。
核四前廠長王伯輝也算了一筆賬:核四燃料棒是初始燃料,濃度較高,「80億元的燃料棒,可以發2000億元的電」,然而現在買了沒拆封又要退回去,還要再給人家80億,他感叹道,「世界上沒有這種先例。」對此,台灣媒體及各界人士紛紛表示不滿,稱原料棒外運根本不是基於現實考量,而是政治考量。
馬英九批「錯誤決定」
對於當局倉促運走核燃料棒,前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昨天上午表示,「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將使得核四重啟非常困難。馬英九強調,其實真的發生問題時,台灣還是需要核四的。
馬英九說,最近美國商會發表台灣地區白皮書,特別請蔡當局提供足夠的電,留下一步核能機組以備不時之需,連外國人都看出這個需要了,「我們不應該再裝胡涂」。
此前,對於蔡英文的「非核家園」說法,馬英九也提出質疑,認為廢核過於倉促,導致替代能源無法及時供應,容易造成缺電及空氣污染等嚴重后果。同時,核四廠每年發電量超過深澳電廠,但台當局卻弃置不用,且蔡英文在廢除核四前又在今年重啟核二2號機,「根本毫無道理」。馬英九表示,台當局的能源轉換,是丟了核能再找再生能源,這是「弃馬找馬」。
台電昨天回應外界質疑稱,根據「電業法」規定,核電設備必須在2025年停止運轉,台電必須遵照立法院決議,依法配合政策辦理執行。為維持供電穩定,台電已經擬定長期電源開發計劃,預計從2022年起到2025年陸續有新機組上線運轉,預估今年備用容量率為11.8%,明年備用容量率目標15%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