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高質量脫貧結碩果
【香港商報訊】記者歐陽萍報道:建在家門口的扶貧車間和汪甸幸福田園,讓汪甸瑤族鄉易地扶貧搬遷戶「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積分獎勵兌換實物的「愛心公益超市」,有效地激發群眾創造美好生活的內生動力;「企業+貧困戶」「合作社+貧困戶」的龍頭帶動模式,引領着群眾增收致富……7日,出席「深度貧困地區高質量脫貧研討會國家治理高峰論壇百色峰會」的與會代表,對百色高質量脫貧之路的艱辛探索和不懈努力給予高度評價。
廣西百色市是一個集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境地區、大石山區、貧困地區、水庫移民區為一體的后發展欠發達地區,12個縣(市、區)中有11個縣(市)是貧困縣,當中深度貧困縣7個、深度貧困鄉鎮5個、深度貧困村495個,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貧困區之一,是典型的深度貧困地區。廣西政協副主席、百色市委書記彭曉春告訴記者,進入新時代,百色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為指導,按照措施精準、補齊短板、增強動力、狠抓落實、確保可持續的總體思路,強化領導,創新推進,加快走出了一條具有百色特色的深度貧困地區高質量脫貧新路子。
構建「六位一體」扶貧大格局
百色市堅持把狠抓落實作為高質量脫貧關鍵,強化頂層設計和責任落實,強化黨建促脫貧攻堅,創新推進「黨建+」模式,全市889個貧困村、25.4萬戶貧困戶均落實「領導挂點、單位包村、干部結對」的工作機制,全力構建黨、政、軍、民、社會、企業「六位一體」的扶貧大格局。百色市還把發展產業作為精準扶貧的「硬抓手」和高質量脫貧的根本之策,圍繞產業扶貧到村到戶,基本形成了糧食、蔬菜、水果、甘蔗、茶葉、蠶桑、林下經濟、特色養殖、現代漁業等傳統特色優勢產業為主,農產品精深加工、鄉村旅游、電子商務等新產業為輔的產業扶貧格局。全市2016-2017年累計投入產業扶貧資金5億元,特色種養主導產業共覆蓋貧困戶24.98萬戶,覆蓋率已達81%。同時,就業扶貧、金融扶貧、易地扶貧搬遷等精準推進,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21萬人,共向7.53萬貧困戶發放扶貧小額信貸35.8億元,完成移民搬遷10.5萬人。在田陽縣五村鎮巴某村「愛心公益超市超市里,調料、糧油、牙膏等各種生活用品,應有盡有。但與其他超市不同的是,群眾在這里購物不用錢,只需用積分就可以結算。「愛心公益超市」圍繞貧困群眾戶容戶貌、參與公益、鄰里和睦等多方面因素進行分值設定,在達到一定分值后可免費領取相應分值的物品。正是百色市今年探索創新,努力打造脫貧攻堅新品牌「愛心公益超市」,有效改變著群眾「等靠要」的思想,激發群眾用勤勞雙手創造美好生活的內生動力。如今,基礎設施建設、易地扶貧搬遷、扶貧車間、產業發展、教育脫貧、勞務輸出……各種脫貧舉措在百色市田間地頭、企業車間如雨后春筍般競相綻放,結出了高質量脫貧的累累碩果。百色市貧困人口從2012年148.26萬人下降到2017年39.65萬人,累計減貧108.61萬人;貧困發生率從44.97%下降到11.33%,降幅達33.64%;扶貧「三雙」工作機制、金融扶貧、產業扶貧、黨建促脫貧攻堅等做法和經驗成為全區、全國先進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