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中國聚寶盆 大美黔東南
2018年 07月 14日 08:11    香港商报
 

  中國聚寶盆 大美黔東南

  這里沒有工業文明留下的遺憾,這里保留着農耕文化的淡淡鄉愁。這是一張大自然靜怡甜美的容顏,這是一幅古往今來的歷史畫卷。色彩斑斕的苗鄉侗寨,包融着青磚白牆的明清建築典範;神秘莫測的夜郎古國,保留着魏晉遺風與唐宋燦爛。這是一方最宜人居的净土,古典美人般的聖地中國貴州黔東南!

  時光雕琢下的大美黔東南,頭頂「世界鄉土文化保護基金會授予的全球18個生態文化保護圈」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的世界十大旅游聖地」兩盞桂冠,享「中國聚寶盆」的美譽。有浸潤歷史氤氳之美,有律動古今文明之美,有崇尚自然和諧之美。

  放眼望去,苗嶺蒼蒼,林海茫茫;侗鄉綿延,鼓樓巍巍。這里,有山皆綠,雲重烟接,翠樾層層,深深淺淺,填滿所有的山嶺。美得盡情,美得自在,美得汪洋肆意。

  大自然盡顯天成之美,造就了黔東南山環水繞、雲蒸霞蔚的秀美風光,青山如屏、水鳴如琴的奇特地貌。當與迤邐多姿的中國南方喀斯特峰叢雲台山,多姿多彩的施秉杉木河、黃平野洞河、鎮遠高過河、岑鞏龍鱉河等景點擦肩而過時,不得不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賦予這片土地的魅力。

  309個傳統村落依山傍水、氣勢磅礡,與原始森林、高山溪流、農耕田園巧妙融合、相得益彰,共同繪就出一幅美輪美奐的水墨山水畫卷。

  生活在黔東南的苗侗兒女,深諳天人合一之道、追求道法自然之美,用勤勞建造詩意的家園,用智慧創造燦爛的文化,用心靈譜寫和諧的音符,用歌聲表達靈魂的呼喚。

  無論是天籟之音的侗族大歌,還是豪邁奔放的苗族飛歌;無論是巧奪天工的手工銀飾,還是獨具匠心的民族盛裝;無論是人樹合一的沙生態文化,還是神秘神奇的占里人口文化,無不記述着人文風情的厚重與淳樸,無不彰顯著文化價值的樸實與追求。

  厚重的歷史與人文在這里浸透深蘊、滋養生息,千年古韻的鎮遠渾然一體,一磚一瓦都承載着秦漢遺風;深邃厚遠的隆里保存完好,傳唱着盛世唐朝的壯麗史詩;神秘古樸的且蘭古國風采依然,處處記載着春秋戰國的滄桑變遷;山清水秀的麻江跨越時空,百年前就閃爍着現代法治的光芒;靜默肅穆的三門塘劉氏家祠,記錄着「民族文化」與「家祠文化」的本真傳統。

  千年的駝鈴穿透空靈、千年的腳步踏石留印、千年的碼頭依舊繁華。在三萬餘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黔東南不僅有山水勝景、人文風情,還有詩和遠方。這里,交通暢達,是大西南北上南下的交通嚥喉和出海通道。境內有凱里黃平機場和黎平機場,縣縣通高速,貴廣、滬昆高鐵穿境而過,良好的交通區位,讓追逐詩和遠方不再遙遠。

  穿梭在黔東南歷史文化的瑰寶中,700餘處文物古蹟盡收眼底。不管是那觸手可及的鎮遠青龍洞、黃平飛雲崖和從江增冲的侗族鼓樓、黎平地坪侗族花橋為代表的名勝古蹟,還是苗疆腹地八郎的距今5億年前的古生物化石群、侗鄉榕江板寨的新石器時期遺址,亦或是錦屏亮江出土的戰國時期的青銅兵器及生產工具、岑鞏新興和鎮遠涌溪出土了戰國前的青銅甬鐘,無不見證其燦爛與輝煌。大美黔東南,民間藝術技藝精湛,「非遺」項目層出不窮。刻道、侗戲、泥塑、銅鼓舞、苗年習俗等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將讓你大飽眼福。風雨橋、吊腳樓、梯田長城俯拾皆是,古法造紙、蠟染刺繡、銀飾盛裝、錫繡、紅繡等精美絕倫,苗族蘆笙、侗族琵琶悠揚悅耳。

  在這里,可走進世界上最后一個槍手部落——從江岜沙苗寨、全國最大的苗寨——雷山西江千戶苗寨和全國最大的侗寨——黎平肇興;探秘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區——雷公山;體驗世界上最古老的情人節——台江姊妹節;拜訪世界上獨木龍舟的發祥地——台江施洞。在這里,可身着記載鐫刻歷史的精美而斑斕的苗族服飾,欣賞粗獷奔放的苗族祭祀狂歡舞蹈——反排木鼓舞;結識后羿武士的后代

  養心聖地·神秘從江

  「天下山水從江美,苗侗精髓在從江」。養心聖地神秘從江的每一寸土都是金,每一滴水都是酒,每一棵樹都是神,每一株草都是寶,每一片田都是畫,每一個村都是景,每一首歌都醉人。

  隨着廈蓉高速公路、貴廣高速鐵路、黎洛高速公路的開通,從江由昔日的「貴州省尾」一躍成為貴州乃至中國西南地區南下兩廣、走進東南亞的「橋頭堡」。從江縣城北上貴陽只要1.5小時,南下廣州只需4小時,到桂林僅需50分鐘。從江現已基本融入「半小時黎榕丹錦經濟圈,1小時桂林旅游經濟圈,2小時凱里城市經濟圈、3小時黔中經濟圈、4小時珠三角經濟圈」,是珠三角地區進入貴州的「第一站、第一城、第一區」。

  熱情好客的從江人民歡迎海內外朋友到從江聽美歌、喝美酒、品美食、洗美浴、賞美景、行美事、成美夢!

    ■從江「七星侗寨」——天樞鑾里

  天有北斗七星,地有七星侗寨,從江「七星侗寨」——天樞鑾里位於從江縣城東北面,是一個侗族聚居村寨,距縣城2.5公里。鑾里村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后山古木蔥蘢,門前阡陌縱橫,鸡犬之聲相聞。春來青山滴翠,夏至濃墨重彩,秋到金碧輝煌,入冬迎來送往,喜事忙煞村里人。鑾里侗寨作為黔東南州重點建設的鄉村旅游標準化景點之一,依託鑾里村侗族文化及其產業特色,以鄉村旅游扶貧為主線,通過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着力打造成為集傳統非遺技藝、民族醫藥、旅游扶貧、精品客棧為一體的非遺小村,分為民族文化展示、非遺技藝體驗、非遺技藝研習三個區塊,配套商業區、休镕區以及智慧旅游平台、旅游服務中心。業態布局主要為古法造紙、侗族蠟染、刺繡、土陶、籐編等傳統非遺項目。

    ■最后的槍手部落岜沙

  沙是一個崇尚自然、以樹為神的槍手苗寨。沙人說:「人來源於自然,歸於自然;生不帶來一根絲,死不帶走一寸木。」在沙文化中,有「生命樹」、「消災樹」、「常青樹」之稱。岜沙成年男子刀不離腰,槍不離手,頭留发髻,猶如一個個「活着的兵馬俑」。雖歷經現代文明的冲擊,岜沙苗寨的人們仍然固守着一、兩千年前的民族傳統。至今仍傳承有吃新節、蘆笙節、映山紅節等節日;斗牛、吃相思、蕩鞦韆、跳蘆笙、鐮刀剃頭等風俗;奇特的竹編飯盒、精美的手工鋼制針盒、刺繡獵袋、牛角火藥筒等民間工藝。

    ■中國侗族大歌之鄉小黃

    小黃村是侗族大歌的發源地,這里人人能歌善舞,是極富盛名的「侗歌窩」,素有「歌的故鄉」、「歌的海洋」之稱。小黃侗族大歌邁出國門,走向世界,登上國際大雅之堂,精湛的演唱被傳媒譽為「清泉閃光之音樂」。1996年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農耕文化博物館加榜梯田著名的傳統農耕景觀——加榜梯田,美景四季如畫。中間均散落着苗鄉獨具特色的吊腳樓,猶如點綴在銀河里的行星。無論春夏秋冬,每天清晨,一層層雲霧從河邊緩緩升起,美麗的梯田連同梯田邊上的苗鄉吊腳樓全都被籠罩在雲霧中,給人一種「人間仙鏡,世外桃園」的感覺。2016年加榜百里梯田被列入國家濕地公園(試點)。

    ■中國人口文化第一村占里在從江縣高增鄉占里村,創造了一項令世人驚訝的紀錄:千百年來自然控制人口增長,人口增長率幾乎為零,性別比為100:100,被譽為「中國人口與生育文化第一村」。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增冲村增冲建寨已有600多年歷史,「增冲」為漢語地名,原稱「正通」,有「通掃地方的富足之地」之意。主要景觀有增冲鼓樓、風雨橋、民居建築、古石板巷道、古井、古墓等。增冲鼓樓是全國現存最古老的侗族鼓樓,建於清朝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1988年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瑤族藥浴之鄉高華高華村蘊含着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民風民俗純樸濃厚,主要有瑤族藥浴、瑤族長鼓舞、傳統造紙工藝等,被稱為是瑤族「三大文化寶典」。其中瑤族藥浴於2008年已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同與桑拿、土耳其浴一道被譽為「世界三大洗浴文化」。

 
(來源: 香港商报网) 編輯: 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