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它將成為一個歷史的轉捩點,在這一天美國打響中美貿易戰的第一槍,逼使中國被迫還擊。340億美元vs340億美元的首輪攻防戰役開始了,這是中美人民和世界人民不願看到的一場戰爭,但它還是在美國政客與特朗普總統的蓄謀已久中,在全球投資者的觀望和焦慮中發生了。這是已發展了40多年的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悲哀,是WTO的悲哀,是全球自由貿易走向封閉鎖國的貿易冷戰的開始。因此,它是一個歷史的轉捩點,此后因中美貿易戰而引發的連鎖反應,全球雙邊或多邊的貿易爭端與摩擦將不斷衍生,美國是始作俑者,全球經濟將進入新一輪減速周期,記住這一刻7月6日。
須認識戰敗的后果
7月6日午時中國已宣布被迫迎戰還擊,對特朗普而言這是聚焦全美目光,打悲情牌,收摞選票,備戰未來大選的一場游戲,也是打亂全球貿易秩序,重建美國貿易霸權的一個機遇。但對中國而言,戰爭已不可避免,必須挑起全球自由貿易「健康、公平、合作、共贏」發展的大旗。勇敢迎戰,且必須堅決有力地還擊,即使是持久戰也不能退卻,必須迎難而上。因為我們輸不起這場戰爭,這或將意味着全球化時代的終結,或意味着「一帶一路」倡議的終結。美國也輸不起這場戰爭,這將意味着特朗普徹底斷送政治前程!
在此番中美貿易爭端的交鋒中,中國始終保持克制與理性,希望美國回到談判桌前,遵守雙方已達成的共識,始終承諾不打第一槍。但美方背信弃義,繼續奉行單邊霸權邏輯,撕毀5.20共識,公然對華宣戰。中國首輪自衛還擊的槍聲已經響起,160億美元的第二波次涵蓋「化工、醫療、能源」等領域的還擊也將視美國的行動而展開。戰爭中不能退卻,只能堅決反擊,不打則已,要打就一定要把對手打痛,烙下如同抗美援朝時期「長青湖畔」的永恒記憶。
當然,要贏得這場「自衛反擊」戰的勝利,光有血性和口號是不夠的。既然已清醒認識到戰爭失敗意味着什麼,我們就不能松懈輕敵。必須全國上下同仇敵愾、團結一心,認真籌謀,善用兵法應對。「連橫」策略在美國開槍的前一刻已被特朗普瓦解,說明G7價值觀本就是一體,這種「連橫」只是一廂情願,節點脆弱,容易斷裂。因此,我們必須立足於13億人口消費大市場的自身腹地,依靠我們自己,建立自主消費與消化內需的強大基礎。再依託儒家文化薰陶千年的亞洲價值,與亞洲各國及東歐、俄羅斯等戰略夥伴「合縱」建立亞洲經濟一體化的區域大市場格局,進一步擴大與東盟、日本、東歐與俄國的雙邊與多邊市場開放,及互惠貿易。以「合縱」策略對抗美國的貿易霸權,當歐洲在特朗普身上沾不到多少便宜,自然會主動回歸「一帶一路」的合作路徑。
以戰止戰 以打促談
當美國第二波次160億美元的攻擊與反擊結束,如果特朗普占不到多少便宜,將發起第三波次或達1000億至2000億美元的高烈度對華攻擊。我們又將如何應對,以捍衛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這一時期我們必須做好「精準反擊或打擊」的準備,因為我們的貿易彈藥畢竟有限,僅2000億美元(中)vs5000億美元(美)。精準打擊就是要擊中美國的要害,如果說首輪反擊是打擊美國的農業,次輪反擊是打其化工、醫療、能源,那麼三輪反擊就要瞄準美國的高附加值實體產業如:汽車和飛機。并將同時拓展、鞏固建立起中國農業進口產品如:大豆玉米的替代市場的格局,以控制國內通脹的上升壓力。
隨着沙盤推演的繼續,如果到第三波次的攻擊結束,美國還不願回到談判桌前。還繼續組織第四波次的貿易關稅壁壘高強度打擊,此時中國的貿易反擊彈藥雖然已所剩無幾,但請注意,此時中國替代外需市場與合縱策略的平衡已化解部分經濟風險。中國將吹響持久戰的號角,將貿易關稅壁壘對攻之戰,引向非關稅壁壘的決勝對決。中國畢竟已開放了40多年,美國實體經濟、商業零售與資本嵌入較深,中國與美國展開非關稅壁壘的對攻還是有優勢的。美國雖有大牌在握(限制高科技輸出和封閉中國進入市場),但也就幾張王牌(中興、華為等),中國可實施「以規模化解重擊危機」,「以時間換取博弈空間」的策略,重建中國內需市場外資產業格局,對美國資本、實業、商業零售、電子產品等全面制訂准入規則。同時嚴格控制中國資本向美國市場的輸出、流失和外溢,以及限制到美國的旅游、留學、教育等資源輸出。這也將是一場全國人民參與的人民戰爭,非關稅壁壘戰爭的深化和發酵,將可令特朗普焦頭爛額,并深陷於美國農民、中產階級和政治對手的攻擊之中。美國的內需供應畢竟有限,歐盟也有自己的盤算。而中國卻有龐大的內需腹地,因此,動員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致,打一場轟轟烈烈的對美貿易自衛反擊戰,我們還是有底氣的。可見為今之計必須「以戰止戰,以硬對硬、以打促談」,方為上策。
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