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合山市
從「煤都」到「花都」全域旅游實現跨越式發展
這是一座因煤而生的城市,承載、記錄着跨越一個世紀的廣西能源工業發展史。如今,在這座曾經的「光熱之城」,塵封的礦井、廢弃的鐵路重新煥發出生命力。依託獨一無二的工業資源開發「工業旅游」,并通過鄉村現代農業示範區、江河湖庫區、鄉村民俗文化旅游帶動下轄三個鎮走上全域旅游,廣西合山市打造經濟轉型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新模式。正如廣西壯族自治區合山市委書記莫蓮說,「合山市在城市大轉型開始,就堅持地質環境治理生態和旅游融合、生態和產業融合、文化和旅游融合,最終實現一座座『煤山』變『花海』,礦山遺蹟變景區。」香港商報記者蔡寧
耳邊隆隆的皮帶運煤機聲,嗚嗚的火車拉煤笛聲已經遠去……8 年前,合山市被列入國家級資源枯竭型城市后,8年后,當年v黑的廢煤山已經成為綠意盎然的國家礦山公園;那一條條鏽跡斑斑的鐵路如今成為幻化着光影的「最美鐵路花廊」……
「工業旅游」催生「最美鐵路花廊」
這里有廣西第一家煤礦企業、廣西第一座坑口電廠、廣西第一條窄軌鐵路,以及保存完好極具特色的工礦棚戶區。據悉,建市至今,合山為廣西提供了一億多噸煤炭,累計發電量一千多億度。然而時間走到2009年,合山被國家列為第二批資源枯竭型城市,昔日因煤炭開采而風光無限的合山走上轉型發展之路。
歷史不能割裂,廢舊礦山雖不再產煤,也不再產生「光」和「熱」,但合山市并沒有放弃工業城市的厚重,為了讓歷史與現代結合起來,讓礦山又得以重新發揮它的「光熱」,合山市委、市政府瞄準了「煤都」的百年遺產和厚重的工業歷史文化,利用礦業遺蹟為素材發展旅游項目,大力做起了工業旅游的大文章。
經過兩年多的不懈探索,合山市籌集1.5億元把老舊礦山、礦區棚戶區、老火車站、老鐵軌等看似毫無用處的廢品,打造成「一城一軌一園」3大工業旅游產品。工業旅游發展起來,填補了這座城市旅游業的空白。在方圓18.3公里範圍的礦業遺址上崛起了國家礦山公園,老舊礦山、老火車站、鏽跡斑斑的老鐵軌等廢弃的工業元素,成功化身了極具特色的合山國家礦山公園、28號鐵軌十里花廊等多個工業旅游核心區。
合山以國家礦山公園為品牌,構建起了國家礦山公園觀光游覽帶、紅水河濱江休镕游樂帶、礦區懷舊等五大功能區的旅游線路,進一步提升工業旅游品牌,為廣西的旅游市場提供更多的新產品。一條蜿蜒的鐵路延伸到樹林深處,兩旁爬滿籐蔓,鮮花綻放,這一條條彩虹橋如詩如畫,游客騎着鐵路自行車穿過彩虹橋的「霸屏照片」就是在這里拍攝的。如今周末帶孩子到合山騎騎鐵路自行車、到十里花廊拍一組婚紗照,已經列入游客們的旅游項目單。
今年,合山工業旅游再傳好消息,國家礦山公園東礦園區入口服務區景觀(一期A、B、C區)工程及景觀橋項目已基本完工;28號鐵軌十里花廊景區二期工程已進入苗木種植階段;合山國家礦山博物館正在進行室內外二次裝修;井下采煤體驗區項目正在施工筏板基礎分項工程,合山將加快對外旅游招商引資步伐,推動更多工業旅游項目落地,助推工業旅游做大做強。
百餘年的開采留下豐富的生產遺蹟,經過巧妙利用,成為了合山走出困境的「寶藏」之一。富有工礦文化特色的生態旅游產業,讓資源枯竭型城市踏上工業旅游發展之路,為轉型發展注入新活力。2016年、2017年先后進入廣西特色旅游名縣備選縣、創建縣行列,工業旅游已經成為合山轉型發展的新支點、新動力。
「旅游扶貧」摘掉「貧困帽」
鄉村旅游業的蓬勃發展不僅改善了城鄉環境的面貌,還有效提高了居民特別是貧困戶的生活水平,旅游業成為合山經濟轉型發展的一支新生力量。老礦山變廢為寶的同時,合山還大力調整農業結構,加快生態旅游發展。在合山北泗鎮的澳洲堅果莊園,2000 多畝堅果已挂上枝頭,將進入采摘季節。
合山北泗澳洲堅果莊園負責人凌華彪說:今年每一棵估計會有乾果兩斤左右,讓游客來體驗堅果是怎麼脫殼、晾乾。合山堅果就是俗稱的夏威夷果,果仁香酥滑嫩,有獨特的奶香,市場上非常受歡迎。為了讓當天貧困戶走上旅游致富路,北泗鎮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引導貧困戶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鄉村農業游、特色種養等產業。
在旅游扶貧過程中,合山市開發了「八桂之心」四星級鄉村旅游區、玉海山莊四星級農家樂以及石牛山鄉村旅游區、宇軒家庭農場、曾氏農場等一批鄉村旅游項目,并涌現出一批致富帶頭人。石牛山生態農莊占地面積200多畝,是一個集生態農業觀光和鄉村休镕旅游於一體的綜合型鄉村旅游區,到目前為止,該農莊共接待游客4萬餘人次,實現旅游收入約40萬元。
45歲的韋慶陸是合山市北泗鎮古樓村古伴屯的貧困戶,現在合山市石牛山生態農莊從事水電維修工作。他告訴筆者:「在農莊工作不僅離家近,每個月還能拿到3000元的收入,可比在外地打工強多了。」據統計,通過鄉村旅游項目建設以及致富帶頭人的幫扶,合山市到2017年底有效帶動了1920名貧困戶脫貧摘帽,提前完成了來賓市下達的旅游扶貧任務。談到未來,莫蓮透露,合山將繼續在旅游扶貧上下功夫,建設八桂之心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樂滿壯寨白鷺湖景區,力爭年內建成1-2 個示範點。
旅游發展持續助力經濟轉型
通過整合資源,規劃布局,做足特色文章,合山逐漸形成了既有工業旅游的展示,又有觀光農業的休镕、非遺民俗活動等全域旅游新業態,使全域旅游成為農民增收的有力推手。合山旅游業的美好前景,也受到外來投資者的青睞,繼今年上半年成功引進了中加(深圳)投資有限公司,投資旅游項目及運營管理「28號鐵軌十里花廊景」區外,合山市還與東莞嶺南園林有限公司就越野車體育項目、水上娛樂項目、洛靈湖濕地公園項目以及全域旅游項目進行深入洽談。合山市市長潘振學對合山旅游產業的發展充滿信心,他的目標是:力爭到2018年底,合山年接待游客量達200萬人次以上,年旅游總收入達20億元以上;年旅游綜合稅收占全市財政收入25%以上。
傳統文化為全域旅游注活力
傳承和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是合山市全域旅游的重要發展路徑。一方面,合山通過把非遺文化融入全域旅游中,通過舉辦一系列民俗活動,以原生態展演為主要內容,展示當地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和保護成果,力助全域旅游縱深發展。另一方面,合山不斷完善文藝精品創作獎勵和扶持機制,通過文藝精品的宣傳和影響力,提升合山的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展現了合山的的特色文化,促進旅游行業和經濟發展的步伐。
列入自治區級非遺名錄的壯族婚嫁習俗展演、搶花炮、壯師劇展演,是合山市努力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成果進一步豐富了該市旅游資源,增加了精品旅游的內涵。
始於明洪武年間的龍王壯族婚嫁習俗,在龍王村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2014年還被列入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每年重大節日,合山市都會優先安排壯族婚嫁習俗、壯師劇等具有本地特色的民族技藝展演。
民間壯族婚嫁習俗不僅在村里年輕人的婚禮上真情再現,還搬上市區的影劇院大舞台、國家礦山公園東礦園區展演,大紅花轎、媒婆提親、哭嫁、接新娘、迎親山歌對唱、上花轎、過火盆……這些在電視劇中才看到的中國傳統壯族婚嫁習俗壯觀場景,如今在合山市的影劇院、國家礦山公園就能看到完整還原的婚嫁原貌,50多人展演的壯族婚嫁習俗大放异彩,古老的壯鄉元素,頗具地域風情,吸引眾多游客前來觀看。一位外地游客說,如此場面壯觀的壯族婚嫁習俗,只有在合山舞台上能夠看到。
隨着旅游業的迅速發展,合山市也利用旅游業為助推力,創作出一批文藝精品,如歌曲「礦山情歌」、「大好合山」、「合山歡迎你」等,都是突出合山文化特色的文藝精品。通過文藝精品的宣傳和影響力,提升合山的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同時也展現了這里的特色文化,促進旅游行業和經濟發展的步伐。隨着合山政府對文藝的扶持,國家級刊物《民族文學》創作基地也落地合山,為合山文學創作開啟一扇通往外界的「窗口」,將有力地推動合山文化旅游事業向前發展。
全域旅游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
在合山街邊一座公交車站的廣告牌上,記者看到了這座城市的Logo,一個寫意的「山」字。「最底下黑色的那橫代表煤,往上中間的紅色代表電,頂上那一層綠色的代表宜居生活。這個標誌修改了很多稿,大家最滿意的是這個。
「我們合山的發展就是這樣,一層層過渡,從煤到電,然后到綠色宜居的生活。」合山市委書記莫蓮說。在依託自身獨一無二的工業資源開發「工業旅游」后,合山嘗到了甜頭,也看到了旅游業發展的希望。合山市緊緊圍繞以發展工業旅游為重點的全域旅游新模式,大力推動「旅游旺市」的發展戰略,以創建廣西特色旅游名縣為着力點,使旅游業成為該市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合山市通過實施城鄉基礎設施+旅游、精準扶貧+旅游、特色產業+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四大行動,出台了促進旅游業發展決定以及獎勵辦法,以旅游促商貿。
2017年以來,合山市每個季度舉辦一次旅游節會,旅游經濟效益日漸明顯。「三月三」壯族文化旅游節期間,合山市在市區以及鄉鎮、景區同步舉辦多個旅游活動,游客量達到4萬人次。國慶、中秋期間由各鎮舉辦的各類活動,游客量達到5萬人次,旅游消費約600萬元。通過鄉村現代農業示範區、江河湖庫區、鄉村民俗文化旅游帶動下轄三個鎮的全域旅游發展,合山走出一條縣域跨越式發展新模式。2017年,合山市共接待游客185萬人次,同比增長37.07%;國內旅游總收入15.22億元,同比增長44.77%。今年春節期間共接待游客7.4萬人次,同比增長36%。實現旅游收入5363萬元,同比增長
43%。2018年5月,合山市列入了廣西第二批創建全域旅游示範區的縣(市)。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26.3萬人次,同比增長32.65%,完成國內旅游總收入10.8億元,同比增長4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