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GDP增速符合預期 統計局罕見提及加快推進房地產稅
2018年 07月 17日 00:56    香港商报
 

    GDP增速符合預期

    統計局罕見提及加快推進房地產稅

    【香港商報訊】記者施美報道:針對國家統計局昨日發布的上半年中國GDP同比增幅6.8%的數據,受訪專家表示,二季度GDP數據表明經濟處於穩定增長的狀態。相對於增長數據,更引人關注的是統計局發言人罕見地談到了房地產稅。對此,國家行政學院馮俏彬表示,統計局發言人以前很少直接提及房地產稅,這次明確提出加快推進房地產稅相關舉措,是一個不同尋常的信號,說明房地產稅推出工作正陸續就位。

    正常狀態即為好消息

    關於二季度的GDP數據,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二季度GDP增速6.7%,一季度GDP增速6.8%,上半年GDP增速6.8%。他認為,這表明經濟在穩定增長的狀態,是正常的狀態,符合預期,而正常的消息就是好消息。

    對於上半年的經濟情况,統計局表示,總的來看,上半年國民經濟延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支撐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積累增多,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主要發展目標打下良好基礎。但也要看到,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多,國內結構調整正處於攻關期。

    華泰宏觀李超團隊表示,二季度經濟增速如期小幅回落,受表外融資增速下滑較快、實體企業融資成本較高等影響,二季度基建投資明顯回落、傳統制造業投資仍存在下行壓力,是GDP增速回落主要原因。受消費穩健增長、政策扶持新經濟發展、地產投資較有韌性等邏輯支撐,未來GDP增速快速回落的可能性較低。

    固投增速創23年新低

    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0%,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5個百分點。刷新了自1995年有記錄以來的新低。趙錫軍認為,從投資的總體變化來看,目前相關部門追求的是投資效益,而不是規模擴張。「能帶來效益的投資才是有效的投資。投資階段能帶來GDP,產生GDP后,去產能將它去掉也會帶來GDP。這種行為,雖然從數據上來看是增長了,但其實是屬於白折騰。中國以前有不少的項目是單純為了創造GDP,而不是為了效益和質量。現在為了避免這種情况,需要找到合適的投資項目,而不是為了投資而投資。」他進一步指出,中國不缺少投資的資金,但是缺少判斷投資是否帶來效益的專業能力。

    毛盛勇表示,今年上半年投資呈現出一種緩中趨穩的態勢。展望下半年,制造業投資連續增長的勢頭有望延續,上半年房屋新開工面積增長加快,土地購置面積和土地購置費增長加快,預計下半年房地產投資也有望保持較快增長,此外,隨着項目清理完成,合規項目加快落地進度,基礎設施投資下半年也有望保持基本穩定,下半年投資應該是基本穩定的趨勢。

    填補「同權」政策空白

    在房地產調控供給側方面,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統計局明確提到了兩類政策,一是房地產稅,二是租售同權。房地產稅的政策出台符合預期,而對於租賃市場來說,目前「同權」基本是空白,未來會加快新的政策落地。

    今年6月,自然資源部發布消息稱,全國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台已實現全國聯網,中國不動產登記體系進入到全面運行階段。業界認為,開徵房地產稅一大技術前提正是全國不動產信息全國聯網。

    有分析表示,房地產稅由於能增加住房持有者成本,因此可以一定程度上遏制肆無忌憚的炒房者,抑制住房投資性需求,降低住房空置率,同時也能發揮一定的收入再分配功能。而且房地產稅還能充實地方財政收入,逐步培育成地方主體稅種,健全地方稅體系。為落實房住不炒,打破房地產只漲不跌的市場預期,房地產稅已經成為內地樓市長效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立法速度加快。

    毛盛勇介紹稱,從70個大中城市的樓價運行情况來看,總體還是比較平穩。但是,今年以來三四線城市樓價漲幅確實比較高,有一些熱點城市上漲的壓力還比較大,房地產還存在一些結構性矛盾,一些邊遠地區、人口外流壓力比較大的地區還有一些庫存。

    統計局再次回應數據真實可靠

    此外,毛盛勇當日再次對工業企業利潤數據有關問題作出回應,他表示,工業企業利潤數據是真實可靠,實際可比的,和相關的指標也是協調匹配的。不久前,統計局已對5月工業利潤數據的質疑作出同樣答覆。

    毛盛勇解釋說,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的數據是可靠的,很重要的理由是它和其他的一些相關指標協調匹配性比較好。同時,工業企業利潤的計算方法是科學的,已經使用了20年,具有連續性和穩定性。

    10數據透視中國經濟發展態勢

    1.GDP:增長6.8%,折射中國經濟韌勁十足

    2.財政收入:增長10.6%,運行將繼續保持平穩

    3.居民收入:實際增長6.6%,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4.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78.5%,基礎性作用進一步增強

    5.失業率:連續3個月低於5%,市場整體就業環境較好

    6.外貿:順差收窄26.7%,呈現有序轉換提質增效態勢

    7.物價:CPI溫和上漲2%,整個市場供求基本平衡

    8.實體經濟: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6.8%,保持強勁增長勢頭

    9.服務業:同比增長8.0%,經濟增長壓艙石作用繼續鞏固

    10.創新創業:日均新設企業1.81萬戶,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進一步優化

    內需成為增長決定力量

    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消費增速有加快跡象。上半年,中國經濟結構繼續優化。產業結構方面,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比第二產業快1.5個百分點,占GDP的54.3%,比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需求結構方面,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8.5%。毛盛勇分析指出,從主要數據來看,內需是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力量,其中消費是頂梁柱。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9609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7%;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毛盛勇預計,下半年,消費有條件延續平穩較快的增長態勢,主要由於消費本身具有剛性增長的基礎和條件。他指出,中國經濟在發展階段中,消費結構升級的步伐只會加快,不會停下。另外,近年來,中國加大進口規模,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了整個市場消費的活躍和供給。

    料下半年消費形式更好

    同時,不少專家指出,中國服務消費快速增長,目前的統計指標已不能全面反映消費總水平。統計局數據顯示,近幾年在居民消費中,服務消費的比重每年約提高1個百分點,服務消費的比重占到約50%,且比重持續提高。

    統計局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表示,目前居民的消費更多的是在服務,而不是在商品領域,僅僅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波動來體現消費可能會有局限性。而作為經濟最重要的引擎,中國的消費還有多少潜力?專家指出,中國居民就業和收入的穩定是消費增長的基礎。

    同時,中國消費結構升級步伐加快,成為中國最大的消費潜力。此外,農村消費异軍突起,也成為中國消費未來的潜力所在。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指出,多種新業態會創造出更多新的消費渠道,從而使消費增長有更穩定的實現方式。

    數據顯示,中國線上消費繼續高速擴張,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40810億元,同比增長30.1%。展望下半年消費,趙萍表示,積極擴大進口政策下半年會顯現,特別是對進口商品的消費會出現一些亮點;另外,下半年是傳統消費旺季,節慶大規模促銷活動將進一步釋放消費潜力,預計下半年消費形勢會比上半年更好一些。

    就業形勢穩中向好

    上半年多項就業指標顯示出就業形勢穩中向好的態勢。6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8%,與5月持平,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7%,與5月持平,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毛盛勇表示,城鎮調查失業率連續3個月都低於5%,這是2016年建立勞動力月度調查制度以來最低水平。

    此外,二季度末,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總量18022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49萬人,增長0.8%;外出務工勞動力月均收入3661元,同比增長7.5%。趙錫軍表示,一系列數據顯示上半年的就業在預期範圍內呈現不斷向好的態勢,城鎮調查失業率持續走低,「就業在預期內保持平穩的狀態,就是最好的狀態」。

    收入與GDP延續「并進」

    數據顯示,在就業形勢穩中向好的同時,全國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在穩步增加。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同比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與GDP6.8%的增速基本保持同步。

    同時,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7,比上年同期縮小0.02;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2186元,同比名義增長8.4%。趙錫軍表示,就業形勢穩中向好,增加了居民收入,進而拉動消費,增加了中國經濟進一步向好的底氣。但趙錫軍指出,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比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8%要慢一些。

    在此意義上,雖然就業擴大,但就業水平并沒有得到有效提高,值得關注。他表示,不應僅考慮就業的數量和廣度,還應該考慮就業的質量和深度。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應是下一步關注的重點。

    貿易戰考驗下半年

    隨着中美貿易形勢的日趨嚴峻,有觀點認為,受貿易戰影響,預計下半年GDP增速放緩。趙錫軍指出,中美貿易戰是出口的問題。隨着形勢的嚴峻,中國的出口肯定會受到影響。「貿易戰對中國的影響有多大?現在還很難判斷。如果涉及到340億人民幣的出口商品,按照高盛的判斷,這會對中美經濟產生0.1%的影響。如果到2000億人民幣,按摩根士丹利的判斷,會同時拉低中美經濟0.3%。」他認為,中美貿易戰對中美的經濟都有影響,但是因為中國GDP增速比美國高,所以對美國經濟的影響要更大一些。在內需乏力、外需不確定性較高的形勢下,下半年GDP增速或將繼續承壓,呈現穩中趨降的態勢。當日,統計局也在發布會上駁斥了下半年經濟下行壓力會進一步加大的說法。

    經濟新韌性依然穩固

    「今年第二季度全球經濟形勢趨於复雜,金融市場震盪加劇。在此背景下,上半年中國經濟的新韌性依然穩固。」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認為,得益於經濟結構和生產效率的穩步優化,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正在開拓新空間,有望為下半年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

    程實預計,下半年,面對日益抬升的全球復蘇不確定性,中國經濟將通過改革開放進一步增強內勁、穩中求進,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的新搭配下,中國經濟的結構性去槓桿將從粗放式、運動式轉向「精細治理」。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發布的半年報稱,預計2018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速略有放緩,全年增速可能維持在6.7%左右,「內外需求的同步放緩可能給下半年經濟增長帶來壓力」。

    同時,在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信用風險暴露與外部不確定性加大的背景下,不少分析師認為,貨幣政策應適度增加靈活性,降準仍有空間。在內外交困的背景下,對積極財政政策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然而,受消費穩健增長、政策扶持新經濟發展、地產投資較有韌性等邏輯支撐,未來GDP增速快速回落的可能性較低。但需求層面仍有下行壓力,中美貿易摩擦局勢緊張,下半年外需將面臨較大不確定性。

    下半年仍有四大機遇

    尽管面臨重重挑戰,但下半年中國經濟仍有四大機遇。一是機遇擴大開放。6月底7月初,中國一系列開放措施密集落地。同時,今年適逢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推出更大力度開放措施可期。二是機遇在增加消費。趙萍稱,下半年通常是傳統消費旺季,節慶消費和各種促銷活動將使消費潜力進一步釋放。三是機遇在「以新提舊」。

    眼下中國新動能正加速成長。陳炳才指出,用大數據等現代科技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升級,將產生「遍地黃金」。四是全球經濟整體向好。趙萍認為,尽管面臨貿易保護與單邊主義等威脅,全球經濟仍處於復蘇軌道,這將對中國經濟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程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