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近九成機構投資內地在岸市場
2018年 07月 19日 23:52    香港商报
 

  投資者續擁抱人幣資產

  近九成機構投資內地在岸市場

  雖然人民幣持續走弱,但市場對人民幣資產的投資前景依然充滿信心。渣打銀行2018年人民幣機構投資者調查顯示,離岸機構投資者對投資內地在岸資產市場的情緒日益樂觀,88%受訪者均表示其機構正在投資內地在岸市場,76%並表明會增加對中國的投資,而2017年這兩項數據均為69%。

  香港商報記者 林德芬

  昨天公布的這項調查結果顯示,投資內地在岸資產市場的機構投資者已經全面全球化,其中北美洲是反應最正面的地區之一,88%位於北美洲的受訪者均表示其機構正投資於內地在岸市場,87%並打算增加有關投資。

  此外,新加坡亦十分積極,91%受訪者的機構正投資於內地在岸市場,近乎全部更打算在未來12個月增加有關投資。

  投資者關注各種投資渠道

  「監管機構釐清市場規矩和守則」仍是投資者其中一個最關注的議題,45%投資者表示此乃最重要的投資考慮因素之一,而「融資的靈活性」(44%)及「申請及/或開戶的速度和簡易度」(41%)亦是十分重要的投資考慮因素。

  調查顯示,投資者由以往集中關注監管規則問題,變得考慮更多有關各種投資渠道的實際操作及應用問題。

  渣打交易銀行部證券服務全球主管Margaret Harwood-Jones表示,今次調查顯示出,環球投資者對內地在岸資產市場的投資情緒前所未有的樂觀,更多機構投資於內地的在岸資產。更重要的是,投資者由以往側重於關注監管問題,變得考慮更多實際進行投資的問題,顯示離岸投資者進入內地在岸市場已經邁進一個新時代,投資者要考慮的已並非「是否」進入內地在岸市場,而是「何時」進行有關投資。

  43%有意透過滬深港通投資內地

  調查更顯示,新的投資渠道(如滬港通、深港通和債券通)簡單、清晰、靈活,是其中一個令投資氣氛變得更加活躍的重要原因。超過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表示,新的投資渠道對他們決定增加配持內地資產具最重要影響性,43%有意未來透過滬港通和深港通投資內地在岸資產,23%投資者就有意參與債券通。

  渣打銀行連續第3年進行人民幣機構投資者調查,今年3月調查訪問了超過180位來自亞洲、歐洲及北美洲的投資機構、監管機構和託管行高層人員,收集他們對投資內地在岸市場的看法,並在香港、新加坡、台灣、韓國、美國和英國舉辦一系列論壇,與投資界專業人士分享調查報告及交流意見。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程向明